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理性做了彻底的哲学探讨,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耐人深思的观点,这个观点是
A.因信称义 B.认识你自己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非工具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C.肯定人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