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生刘小平(化名),平日不守纪律,经常旷课上网,也不接受父母与老师的教育,常常向一些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稍有不从,就大大出手,常常聚集社会青年在街头打架斗殴。因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多次被警察带到派出所进行批评教育。辍学后仍不思悔改,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导致某某街道晚上10点以后老百姓不敢上大街购物,害怕被抢劫。在一次持刀抢劫路人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刘小平有期徒刑6年。
(1)刘小平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法院为什么认定这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这则法律案例给予了中学生哪些警示?
根据《以礼待人》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言不合,乘客就在飞机上大打出手;拦下拒交停车费的私家车,保安竟被车主围攻;在会场、影剧院或者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讲电话。部分国人出国旅游,随地吐痰、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修边幅、不讲秩序等不文明的行为可谓层出不穷。随着中国出境游群体的日益扩大,这些行为已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加之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该问题的聚焦与放大,“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消损殆尽。
从提升公民素养的角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根据《遵守规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8年1月5日由蚌阜南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车办理客运手续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老公还在检票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多次劝解无果,导致该列车上500多名乘客晚点。无独有偶2018年8月21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座霸”视频热传,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事件发酵之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从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上述新闻事件给予我们的启示。
根据《社会中成长》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中我们的知识、能力得以提升,我们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请你简要概括:青少年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的理由。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该类事件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下列学生做法恰当的是( )
①参加适当的防卫训练,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②为了避免打击报复,遭受校园欺凌后忍气吞声
③遭遇险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
④避免使用挑衅语言激怒对方,防止暴力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陈小泓(化名)父母离异后,其父拒不支付陈小泓的抚养教育费用,后经其父单位、居委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多方调节无果。最后陈小泓一纸诉状将其父告上法院。经法院审结,其父每月支付陈小泓1200元抚养教育费。这个法律案例告诉我们
A.生活中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救济可以完全替代诉讼
B.合法权益受非法侵犯,只能通过诉讼来维护合法权益
C.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D.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解决纠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