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013年4月2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制定的《旅游法》对旅游行业中的“零负团费”、强迫购物、景区门票逢“节”必涨……社会上反映最为强烈的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都进行了必要的规范。有媒体认为,要使旅游行业的违法乱纪现象有所下降,还必须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旅游法》的制定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此展开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小试牛刀】(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分)其制订的法律依据和基础是什么?(2分)
【法理探意】(2)从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说明了什么?(4分)
【我的行动】八年级(1)班同学参加活动后,觉得要将《旅游法》中的相关条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宣传进社区,进家庭,也要随时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和两种活动形式。
宣传标语: (2分)
活动形式: (2分)
答案:
(1)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分)宪法(2分)
(2)说明了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起来。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遵守法律,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出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的披露和有力的抵制。(4分)
(3)标语:珍爱世界遗产 共创旅游文明;
文明旅游 理性消费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活动形式:演讲、文艺表演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关键词“通过”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在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被撤销或宣布无效。所以《旅游法》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宪法。(2)材料中要使旅游行业的“违法乱纪”现象有所下降,还必须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很显然把法律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违法现象与道德水平的高低有很大联系。道德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会增强。就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就能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从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3)关于标语主要是针对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可以把旅游和文明、消费,和谐等联系起来组织答案。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
考点:法律的特征、宪法的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宣传标语、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