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后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之,浩争蛡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浩。”遂除大理卿。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释】①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②同年:指与秦熺、李浩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③除:任命官职。④司农少卿:官职名,主管农业。下文中的“大理卿”也是官职名,主管司法。“棘寺”是大理寺的别称。⑤董:掌管监理。⑥白发:告发,揭露。⑦就支稽见数: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⑧争蛡(yì):争论。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先/居建昌

B. 后/除司农少卿

C. 时/朝廷籴米八万

D. 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隐________    (2)会________    (3)易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2)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4.除了秦熺一事,选文还记述了哪件体现李浩“刚正”的事?为突出李浩的刚正不阿,文中除了对他的言行进行描写外,还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

 

答案:
1.D 2.(1)暗暗地,偷偷地(2)恰逢,正赶上(3)替代,替换 3.(1)有人拉李浩同去,李浩坚决不前往(拜见秦熺)。 (2)(这样做)不但让作奸犯科的人得到了好处,而且损害了军粮。 4.揭发、穷究贪污的官员。对比和侧面描写。 【解析】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 年代:元 参考译文: 李浩,字德远,他的祖先居住在建昌(今四川西昌),迁居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李浩早年就因为文采著称。绍兴十二年,李浩考中进士。当时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同年考中的进士都去拜见他,有人拉李浩同去,李浩毅然没有去。(李浩)后被任命为司农少卿。当时朝廷买籴米八万石,掌管监理买米的官员偷偷克扣朝廷的钱,户部不敢过问。李浩揭发了他的罪行,(皇帝)下令让有关部门追究到底。户部想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争论说:“(这样做)不但让作奸犯科的人得到了好处,而且损害了军粮。”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正好赶上大理寺上奏判决另一起案子,皇上看着大臣们说:“大理卿一定要让像李浩这样刚正的人担任。”不久大理卿空缺,皇上又说:“除了李浩没人能担当。”于是李浩升任大理卿。 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D项错误,这是一个主谓句,应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本句主语是“棘寺官”,应在其后停顿。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隐”意思是“暗暗地,偷偷地”。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或”是“有人”的意思,“军食”意思是“军粮”。
推荐试题

(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调,完成后面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南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①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写作本词时,洛阳已沦落敌手(金国)。②新晴:指雨后初晴。③渔唱:渔人编的歌。

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上下片都以写回忆为主,描写了词人往昔在家乡与朋友一次宴饮的场景。

B. “长沟流月去无声”指的是月光随着流水悄悄不见了,体现了时间流逝之快。

C. 下片的“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表达了词人经历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的伤感

D.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了。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的“往昔”和“三更”很好地呼应了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B. “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画面。

C. “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点题。“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回忆中的事与目前处境联系起来

D. 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