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名著阅读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父亲死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廖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楷模、真正的共产党人,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

(2)阅读《简·爱》选段,按要求填空。

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了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征?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节选文字采用了_______的手法,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你”指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夏洛蒂·勃朗特 心理描写或心理独白 性格坚强, 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 罗切斯特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是对名著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这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针对选项陈述的内容作比较,做出正确判断。D刘思扬,小说《红岩》人物,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不是“资产阶级出身”。(2)本题几小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了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简·爱》,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节选文字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也就是心理描写。从“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等语言中可以看出她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的性格特征。选文中的你是她深爱的人“罗切斯特”。  
推荐试题

综合性学习

(《盐城晚报》  3月31日讯)阳春三月,最是赏樱好时节。2018中国盐城大洋湾第四届樱花节将于4月1日盛大开幕,目前园内早樱悄然绽放,淡粉色花瓣舒展枝头,静待游客的到来。

为迎接即将启幕的樱花节,盐城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内工人正加紧时间栽种各类绿植花卉、铺设鹅卵石小道……大洋湾是盐城最具知名度的樱花观赏地,与往年相比,本次樱花节活动内容更为丰富。4月1日—5月1日,景区内将有“唐韵古装巡游”“大洋湾首届唐代成人礼”“大洋湾斗茶大会”“明星验客——星播新旅行”等特色活动,游客可身穿唐代特色服装,在游玩中学习唐代礼仪,接受古典文化熏陶,静享大唐时光。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专业文艺团体入驻园区进行“生态大洋湾 浪漫樱花情”文艺演出,游客赏樱之余亦能观看精彩节目。

“除了各类特色活动,我们还为游客准备了各式美食,提供多元素拍照场景。” 据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期间,会有樱花仙子下凡、各种角色徜徉在花海,方便游客摄影合照。

(1)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月1日—5月1日,大洋湾景区内将举办数场大型活动,请你就你最喜欢的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以便向游客或旅游团体推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景区里惬意漫游,看到游客张先生攀折缀满樱花的枝条,你该怎么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敷:铺叙。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七里之________             (2) 亲戚_________

(3)师保多________             (4) 后察司徒廉望都长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指道义,仁政和王道。君王要施仁政,行王道,才能赢得民心。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班彪做到了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

②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一口崭新地锅在婆婆的再三坚持下,坐落下来。只见它浑身上下贴满白瓷片,身高适当,小巧而玲珑,构成厨房一道别致的风景。地锅旁边是一堆柴草,错落有致。久违的画面,显得格外温馨。我连忙坐下来烧火,儿子拿柴,婆婆不停地夸赞,还是地锅做饭快!

③是啊,乡下人家,炊烟最勾魂。生活在农家小院的乡亲们,最向往的就是炊烟飘起的日子,那一柱柱腾空升起的炊烟,或轻烟袅袅,或丝丝缕缕,总会伴随着饥肠辘辘,如期而至,亲切地召唤着,唤醒我们儿时最饥渴的时光。

④那些年,一到做饭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长长的烟筒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扯出或浓或淡的烟雾。炊烟生起,总会酝酿出几许期待,几丝甜蜜。炊烟底下,一炉柴火,映出满脸绯红。满堂烈焰,舔舐锅底,煨出一锅饭香。

⑤记忆中,婆婆做饭技艺是很巧的,变着法儿烧出不同的饭菜,或一锅米饭,或一锅面条,或一锅清汤,偶尔也会有几盘亮晶晶、油汪汪的鱼肉、鸡蛋,那自然会成为一家老小碗里的惊喜。这时,婆婆是不允许开锅的,伴随着炊烟变淡、消停,婆婆总是打发年龄最小的弟弟、妹妹去喊正在田间劳作的爷爷、公公吃饭。于是,“喊饭”的叫声开始响起。那声声呼唤,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漫过田野,回荡山间,悠长如歌,绵长有味。仿佛给风平浪静的日子,投下几枚石子,激起几朵欢悦的细浪。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们,纷纷抬头应和,困倦的脸上绽放出一丝惊喜,荒芜的心田也蕴出一丝希望,收工吃饭!伴随着菜香四溢,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举杯把欢最甜蜜的时光。一杯黄酒下肚,几丁咸菜入口。喝出一片舒心,嚼出满脸笑容,千里愁云仿佛都随风吹散,日子的艰辛也都被那浓浓淡淡的炊烟填平。一家老小,吃饱喝足,卸下满身疲惫,袒露轻松惬意,该下地的下地,该喂猪的喂猪,该上学的上学,守着炊烟的日子又在奔跑中前行。

⑥是啊!牵手炊烟的岁月,织出多少农家那份难得的温馨和甜蜜,绣出多少乡村恬淡宁静的时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怀旧情结,经久不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的炊烟,小鸟依人;“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是刘禹锡的炊烟,楚楚动人;“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这是陆游的炊烟,温馨宜人。凝眸我们的炊烟,它也正放飞农家小院甜美的梦想,绘出乡下人家心中的美丽山水画卷!

⑦如果说炊烟是儿时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画卷,那伴随着炊烟的谢幕,是一个时代的悄然陨落,是另一个时代的破浪启航。近些年来,日子渐渐好转,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喊饭”吆喝声渐行渐远,炊烟也正悄然变淡。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桌面上摆放的不是浓汤肥鲫,就是精肉素炒。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那可能就是炊烟的味道吧。

⑧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

⑨看着我在发愣,儿子说,看!炊烟又升起啦!我回过神,看见婆婆做的满桌饭菜,香气四溢,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

⑩婆婆老了,村庄老了,老得炊烟淡淡。但袅袅炊烟,始终定格在我心里,就像一条路。我不知道它通向哪里,但我知道,只要有它,家就不会荒凉。

(11)有一种味道,叫炊烟。

(《散文百家》 2016年6期)

1.请分条概括出作者写了哪些有关“炊烟”的画面

2.文中第⑥节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第⑧节说“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为什么说成为“奢望”?请结合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4.文章最后一节说“有一种味道,叫炊烟”这种“味道”指什么味道?

5.作者写对乡村过去“炊烟”的回忆,你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根本不可能回到那种“炊烟”的生活,那作者为什么还对它恋恋不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