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敷:铺叙。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七里之________             (2) 亲戚_________

(3)师保多________             (4) 后察司徒廉望都长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指道义,仁政和王道。君王要施仁政,行王道,才能赢得民心。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班彪做到了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

 

答案:
1.外城 畔同“叛”,背叛阙同“缺”,缺点做,担任 2.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3.(1)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2)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 (3)示例: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 4.示例:(1)善于荐才。如:班彪上奏官属、师保,后又荐司徒廉。(2)著书立说。如:既有高才,又好写作。敷文华以纬国典。(3)敢于担当。如:倾侧危乱之间。(4)中规中矩。如:行不逾方,言不失正。(5)不急功近利。如:仕不急进。(6)不违信义。如:贞不违人。(7)甘于贫贱。如:守贱薄而无闷容。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郭”:外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为”作为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译为:守志不背弃他人,写文章来治理国家,守着清贫的生活而没有闷闷不乐的神色。 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是”“述”“遂”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判断句的翻译,“遂专心史籍之间”省略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推荐试题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

②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一口崭新地锅在婆婆的再三坚持下,坐落下来。只见它浑身上下贴满白瓷片,身高适当,小巧而玲珑,构成厨房一道别致的风景。地锅旁边是一堆柴草,错落有致。久违的画面,显得格外温馨。我连忙坐下来烧火,儿子拿柴,婆婆不停地夸赞,还是地锅做饭快!

③是啊,乡下人家,炊烟最勾魂。生活在农家小院的乡亲们,最向往的就是炊烟飘起的日子,那一柱柱腾空升起的炊烟,或轻烟袅袅,或丝丝缕缕,总会伴随着饥肠辘辘,如期而至,亲切地召唤着,唤醒我们儿时最饥渴的时光。

④那些年,一到做饭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长长的烟筒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扯出或浓或淡的烟雾。炊烟生起,总会酝酿出几许期待,几丝甜蜜。炊烟底下,一炉柴火,映出满脸绯红。满堂烈焰,舔舐锅底,煨出一锅饭香。

⑤记忆中,婆婆做饭技艺是很巧的,变着法儿烧出不同的饭菜,或一锅米饭,或一锅面条,或一锅清汤,偶尔也会有几盘亮晶晶、油汪汪的鱼肉、鸡蛋,那自然会成为一家老小碗里的惊喜。这时,婆婆是不允许开锅的,伴随着炊烟变淡、消停,婆婆总是打发年龄最小的弟弟、妹妹去喊正在田间劳作的爷爷、公公吃饭。于是,“喊饭”的叫声开始响起。那声声呼唤,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漫过田野,回荡山间,悠长如歌,绵长有味。仿佛给风平浪静的日子,投下几枚石子,激起几朵欢悦的细浪。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们,纷纷抬头应和,困倦的脸上绽放出一丝惊喜,荒芜的心田也蕴出一丝希望,收工吃饭!伴随着菜香四溢,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举杯把欢最甜蜜的时光。一杯黄酒下肚,几丁咸菜入口。喝出一片舒心,嚼出满脸笑容,千里愁云仿佛都随风吹散,日子的艰辛也都被那浓浓淡淡的炊烟填平。一家老小,吃饱喝足,卸下满身疲惫,袒露轻松惬意,该下地的下地,该喂猪的喂猪,该上学的上学,守着炊烟的日子又在奔跑中前行。

⑥是啊!牵手炊烟的岁月,织出多少农家那份难得的温馨和甜蜜,绣出多少乡村恬淡宁静的时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怀旧情结,经久不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的炊烟,小鸟依人;“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是刘禹锡的炊烟,楚楚动人;“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这是陆游的炊烟,温馨宜人。凝眸我们的炊烟,它也正放飞农家小院甜美的梦想,绘出乡下人家心中的美丽山水画卷!

⑦如果说炊烟是儿时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画卷,那伴随着炊烟的谢幕,是一个时代的悄然陨落,是另一个时代的破浪启航。近些年来,日子渐渐好转,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喊饭”吆喝声渐行渐远,炊烟也正悄然变淡。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桌面上摆放的不是浓汤肥鲫,就是精肉素炒。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那可能就是炊烟的味道吧。

⑧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

⑨看着我在发愣,儿子说,看!炊烟又升起啦!我回过神,看见婆婆做的满桌饭菜,香气四溢,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

⑩婆婆老了,村庄老了,老得炊烟淡淡。但袅袅炊烟,始终定格在我心里,就像一条路。我不知道它通向哪里,但我知道,只要有它,家就不会荒凉。

(11)有一种味道,叫炊烟。

(《散文百家》 2016年6期)

1.请分条概括出作者写了哪些有关“炊烟”的画面

2.文中第⑥节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第⑧节说“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为什么说成为“奢望”?请结合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4.文章最后一节说“有一种味道,叫炊烟”这种“味道”指什么味道?

5.作者写对乡村过去“炊烟”的回忆,你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根本不可能回到那种“炊烟”的生活,那作者为什么还对它恋恋不舍呢?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②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③鬣(liè)狗虽然爆发力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可以说,鬣狗是猎豹最头疼的“邻居”。每当猎豹开始捕猎时,鬣狗就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去分一杯羹。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有时争夺得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④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但是猎豹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就会被鬣狗发现。鬣狗不会爬树,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地避开这些讨厌的家伙。

⑤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包一口气上两层楼。

⑥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肩负着抚养后代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这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⑦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然后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⑧许多鸟类也有贮食习惯,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⑨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选自《读者在线》20180405)

1.猎豹为何将食物挂在树上?

2.阅读第②段和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一句中的“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2)“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一句中的 “竟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三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