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高
卢恩俊
①节气之书翻到最后一页,就见“寒冷而热,农闲而忙”的大寒一章了。有句老话叫“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在日时,一进腊月门,便开始进入忙年的“热”状态了。即便是现在的农村,人们也是过了小年(祭灶节)就忙大年(春节),热火朝天地为“年”而忙了。
②忙什么?因为过年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件大事,家家户户都要忙除日布新,忙置办年货,忙炸货,忙色饺……
③而蒸年糕、从磨黄米、发面、制作、入笼等直至出笼,一道道繁杂的程序,算是大寒里一幕最热气腾胎也是最忙的“热”镜头了。年糕黄灿灿的,软糯糯的,又黏又甜,不仅是人们爱吃的关食,更是中国农历年的应节食俗。
④据记载,年糕最早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奉祖先所用,后来成为春节应景食品。明崇祯年间《帝京景物略》中曾记载了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黏黏糕”谐音而来,吃年糕寓意生活“年年高”。民谚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之说年糕,又黏又甜。人们借“黏”之意,期盼“留住”甜甜蜜蜜的好日子,借“糕”之音,希望步步登高发财交好运。
⑤自古至今,年糕就是这样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渐成风俗的。至明清时代,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美食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在制作原料上,南方以糯米为主,北方则以黏秦做法和风味 上,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和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成皆有。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比较详细,由泰粉和糖做成名日“年糕”,色有红黄白之分,形有“方头糕”“条头糕”“条半糕”“糕元宝”等。人们还用年糕印版压成“五福”“六宝”“全钱”“如意”等形状,用于除夕供奉祖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
⑥关于春节年糕的由来,比较普遍的传说有两个。一说是远古人们为躲避一种叫作“年”的怪兽下山祸害,家家在门外摆放专门应对“年”的食物,以保平安度过年复一年的“年”关,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喂“年”度关的食物条块是高氏所制,人们把“年“与“高”连在一起,就称为年糕(诗音)了。另一个说法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用糯米粉砖屯粮防饥造城墙,使战乱的士兵和百姓度过饥荒,保家卫国打了胜仗。从此以后,人们年夜饭做年糕用来纪念伍子胥的功绩,同时预防荒年灾月的不时之需。因为这种砖形糯米粉糕是在过年时制作的,人们便把它叫作“年糕”。
⑦由于年糕口感好,富意也好.历代传承,自然就由过年应景食品延伸到过节、结婚、生子、视寿等诸项喜庆活动中,借“黏黏糕”谐音、以示官位年年高升、子孙年年高长、老人年年高寿、国家年年高福...随之年糕之美名流传于世,驰张南洋、欧美不衰,由年节必备食品成为随时可用的吉祥食品了。
1.文章主要介绍关于“年糕”的哪些知识!?
2.有人说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没有提到说明对象——年糕,行文过于冗长,可以删去或适当压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年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1.年糕的制作过程及色味儿;年糕南北风味之别;年糕历史由来;年糕的寓意。
2.不同意。①②段通过写年前人们忙碌准备各种年货这些熟悉场景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文章说明对象“年糕”,所以不能删去或压缩。
3.引用,通过引用谚语来突出“年糕”食俗特征以及寄寓人们“希望年年登高发财好运”的美好情感,增强文章趣味性和生动性。
4.不好。“年年高”题目新颖,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年年高”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表达主题,容易在心理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即可。如第3段是写年糕的制作过程及色味儿。第5段是写“南北风味之别”。第6段写年糕历史由来。第7段写年糕的寓意。
2.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主要看语段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的关系。①②段在内容上:写的是年前人们忙碌准备各种年货等熟悉场景,与说明的中心息息相关。结构上:引出下文的文章说明对象“年糕”。同时用事件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明显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作用可从寄寓着情感、增强文章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角度,从形象地说明了“年糕”这一说明对象的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