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释: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②石头:山名。在江苏江宁西,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③刍荛(chú ráo)策:普通人的意见。

(1)诗的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
(1) ①“初报边烽照石头,旋何胡马集瓜州“表达了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 ②“诸公淮听刍荛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 ③“吾辈空怀欧亩忧“表达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2) ①借景抒情,化虚为实,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诗人身受羁绊,无计可施,拳拳报国之心竟与打到窗上的急雪一样碎成粉末,表达了内心的痛苦、无奈; ②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这里面有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有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也有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推荐试题

阅读与赏析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去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其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    D. 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

2.下列句中的“以”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始出时去人近    B. 塞忠谏之路也

C. 先帝简拔遗陛下    D. 何不试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 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 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 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知制诰

②擒贼,斩以       

其至

④诏不许,然甚其意

5.翻译下列句子。

(1)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去处。”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