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1]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2]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3]。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二岁而吴归蠡。

【注释】:[1] 喟(kuì):叹气的样子。[2] 种:文种,是越王勾践的谋臣。[3] “汤系夏台”等句的意思:商汤被囚在夏台,周文王被困在羑(yǒu)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最终都称王称霸天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何不为福乎               (2) 置胆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

3.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中列举许多王者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勾践被困会稽是他成就霸业的福音。

B. “越王勾践反国”是因为“吴既赦越”,故而反叛国家。

C. 勾践“苦身”集中表现在“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D. 画线句子记述了勾践复国活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二岁而吴归蠡”的前因。

4.上述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做标题:______________,第二段有一句话揭示了勾践一切行为的目的,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遽:就,竟  (2) 坐:同“座”,座位 2.勾践被困在会稽时,(喟然)叹息说:“我将在这里了结一生吗?” 3.D 4.卧薪尝胆汝忘会稽之耻邪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坐”:同“座”,座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遽”作为生僻字,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思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和“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和“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为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中的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鹏的巢像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西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更为奇异,它们造巢原料是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而牢固。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名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头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黏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

⑧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等它长大后,由于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枝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鹚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将全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阅读文章①~⑤,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

5.文章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