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文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2.文中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相照应的语句是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怎样的?

 

答案: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用不着关闭大门。 【解析】选自《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提炼作答。围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来作答即可。 2.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照应的特点是“前呼后应”,它的形式基本有两种:(1)前后照应,包括内容对文题的照应;(2)反复照应,这种照应在形式上也属前后照应,不过它与前后照应略有不同,它是在一篇文章中对重要问题或内容采用多次相互照应的手法,从而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起加强作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心句,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文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描述了大同社会的景象,即: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