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仅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水尤清冽(寒冷)
B. 日光下澈(穿过)
C. 以其境过清(清澈)
D. 隶而从者(跟从)
2.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其他三项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B.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C. 以其境过清 D. 全石以为底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泼、可爱。
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4.翻译文中第②自然段
5.第①段描写石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
答案:
1.C
2.D
3.D
4.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的石头上,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忽然一些鱼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
5.“全石以为底”是面,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由面及点,点面结合,是本文描写景物的一大特点。
【解析】
1.试题分析:C“以其境过清(清澈)”错。“清”:凄清,冷清。
2.试题分析:选D项。A“因为”。B“因为”。C“因为”。D“用”。
3.试题分析:D项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小石潭记“不可久居“的原因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也就是因为该处环境令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并且过于冷清,所以不可久居。被贬失意只是原因之一。
4.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可”“许”“彻”“佁”“俶尔”“翕忽”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试题分析:分析文章点面结合的写法。“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绘。“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本文描写的面是“全石以为底”,点是“坻”“屿”“嵁”“岩”,这样由面及点,点面结合,构成本文描写景物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