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忍对面为盗贼

(2)俄顷风定云墨色   

(3)秋天漠漠昏黑

(4)眼前突兀此屋

(5)两鬓苍苍十指黑   

(6)卖炭得钱何所   

(7)宫使驱惜不得   

(8)系向牛头充炭

 

答案:
(1) 能: 如此、这样   (2)俄顷: 一会儿   (3)向: 接近   (4)见: 同“现”,出现   (5)苍苍: 灰白   (6)营: 谋求、需求   (7)将: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8)直: 同“值”,价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向”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接近”的意思;“见”“直”是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推荐试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③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背:远离。②岁比不登:连年收成不好。比,连续,常常。③瀹:煮。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歌:负者歌于途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 从: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 绝: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甲)文中作者描写滁人出游的场面是要表现什么?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4.(甲)(乙)两文虽然都写到了“游乐”,但两篇文章所体现的情趣是不同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②“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③那么,“静心功夫”怎样才能得来呢?

④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⑤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⑥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⑦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作者:宋威。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一句话,并说明补写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