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月季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2)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卖小炒。一个小气罐,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或炒鸡肉,或炒猪肉。

(3)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极干净,外面罩着白衣。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的红。她有围裙,有袖套,过一会儿,她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4)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的萝卜花,承载着

五味调和百味香,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5)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6)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7)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罢?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坐在桌旁雕着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8)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前来了。

(9)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10)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11)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12)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1.认真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夫妻情        B. 卖小炒的女人        C. 萝卜花       D. 小城风景

(2)从全文看,文中(6)(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3.简要分析结尾“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的作用。

4.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答案:
1.(1)C(2)插叙 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人物形象 2.抢救男人(丈夫瘫痪;女儿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摆摊卖小炒(卖小炒赚钱) 3.篇末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赞美了女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4.文章运用了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3种即可),表现了女人自强不息、坚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特点。 【解析】 1.试题分析:(1)本题表面考查的是文章标题,实质考查的是文章的线索。本文以“萝卜花”为行文线索,“萝卜花”贯穿全文始终,和主旨相关联,所以,选“萝卜花”做本文题目最适合。(2)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插叙有如下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完整;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本题第(6)(7)自然段交代了女人的丈夫瘫痪和女人决心摆摊卖小炒,联系前后文看,这两段属于插叙。作用是: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女人的自强不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对文章情节的概括能力。文中女人的命运发生变化的段落是第六段和第七段。仔细阅读两段,发现第六段的情节重点是“女人的男人瘫痪了”。第七段的情节重点是“女人决心摆摊卖小炒”。 3.试题分析: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内容的角度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结构的角度分析语段的位置是开头、结尾还是中间,开头的作用是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阅读兴趣,中间一般为承上启下,结尾为揭示或升华主旨。本题考查的是结尾语段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篇末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内容上的作用是:通过面对生活苦难时,一朵萝卜花坚强的盛开,赞美了女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属于外貌描写。“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属于语言描写。“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属于动作描写。本文通过对女人勇敢地面对生活苦难的描写,表现了女人自强不息、坚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特点。
推荐试题

现代文阅读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文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有何妙处?

2.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怎么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军中多务/朝白帝彩云间

B. 结友而/君去兮何时还

C. 自以为大有所/香远

D. 及鲁肃寻阳/中不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辞军中多务/醒能述文者

B.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耶/人谋而不忠乎

C. 大兄何见事晚乎/又数刀毙

D. 结友别/学不思则罔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中的“卿”字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这里是指吕蒙。

B.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对下属的谆谆告诫。

C.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