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把目标立在心中
张 涵
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微信朋友圈总会被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刷屏。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还不忘立下减肥的目标,为夏天“秀”身材做足准备。
②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写下的话,最后成功“变现”的又有多少?随着时间流逝,朋友圈不断被其他动态刷新,那些立下的誓言也被海量信息“拍”在了沙滩上。
③事实上,设定目标的意义不在于用来告知,而在于督促做事。
④社交媒体普及后,之前隐藏在舞台大幕后的日常生活有了展示的场地,朋友圈的“晒”文化也应运而生。“晒目标”等现象作为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进行“自我展示”,凸显决心和毅力,还可以收获好友的点赞与支持,获得心理满足感。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⑤决定做一件事容易,真正动手去做却很难。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化学意义上的元素反应,那么自律则是这场反应的催化剂。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几个赞就读几本书”的集赞读书活动,唤起了公众关注,却唤不醒摒除喧嚣、安静读书的心;获得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点赞,却没获得精神世界的食粮。以为发朋友圈立目标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监督,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⑥当终于着手去实现目标的时候,却发现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今天加班,又没时间去跑步了”“今晚有个饭局,明天再读书吧”“今天出去逛街,改天再背单词吧”……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一天中真挤不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为实现朋友圈立下的目标积累“跬步”吗?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这样坚持一年下来就能读大约一万页,将近50本书。他说凡是按照他的要求坚持读书的学生,最后都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更要养成从“说”到“做”再到“坚持做”的习惯,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7日 19 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 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设定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用来告知,而不是督促做事。
B. 将目标公之于众,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C. 发朋友圈立目标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监督,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D. 很多人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年轻人要把目标立在心中(把目标立在心中) 。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学教授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读书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实现目标难在坚持不懈,唯有把目标立在心中才能成功的观点。
3.从“说”到“做”,把想法转变成现实。
4.B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后再作答。可从最后一段“年轻人……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压缩整理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作用:有力地证明了实现目标难在坚持不懈,唯有把目标立在心中才能成功的观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