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②.此之谓也."孙叔赦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④诸."

[注释]①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②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③尧舜其犹病④诸: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之乎"的合音.

1.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仅限断两处)

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3.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评价。

 

答案:
1.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2.尧、舜他们都会感到患苦。 3.①他是一个能虚心求教的人。 ②身居高位而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译为: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其”“病”“诸”等字词的翻译。 3.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的语言描写说明孙叔敖是一个虚心求教的人。“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的语言描写说明他是一个身居高位而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的人。 翻译: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问今是何世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 不复出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 设酒杀鸡作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忘路远近            执策而临

B. 见渔人,大惊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今宫室之美为之

D. 太守即遣人随往      如土石何

3.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