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无微不至”也是种伤害
闻锦玉
①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
②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③故事中渔夫夫妇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天鹅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人们不禁要感叹了:“多好的一对夫妇,多么幸运的天鹅!”然而,天鹅悲惨的结局又告诉我们,正是渔夫夫妇这种过分的爱,使天鹅沉溺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础,无法再适应环境,最终被变化了的环境所吞没!
④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孩子小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谋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
⑤这就是典型的“渔夫夫妇”式的父母和他们博大无私的爱!然而,想想天鹅的结局,我们还能对这爱肃然起敬吗?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
⑥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他们的结局绝不会比天鹅好到哪里去。人们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1.请从原文中找出一句话,对文题“‘无微不至’也是种伤害”作出最贴切的解释。
2.文章开头讲述渔夫夫妇呵护天鹅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以下两则材料,哪一则可以很好地证明本文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有人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凡事小心,事必躬亲,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致使三国后期蜀国人才凋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情况。
材料二:战国时期,孟母为了儿子的成才,先是把家从墓园旁边迁到市集附近,又从市集迁到学宫附近,孟子终于成为一代大儒。
答案:
1.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2.引出下文“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的议论,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过分的爱也是一种伤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材料一能够证明。材料一既提及了诸葛亮的事无巨细,就相当于是“无微不至的爱”,又指出了这样做的危害——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与本文观点吻合;材料二虽然也表明了孟母为儿子的成才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孟子成了一代大儒,这与本文的观点恰恰相反,所以不能证明观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文中最后一句话“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是对题目的具体解释。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后分论点。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同时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开头讲述渔夫夫妇呵护天鹅的故事引出下论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论点,然后分析给出的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材料一写诸葛亮的事无巨细是“无微不至的爱”,指出了这样做的危害——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与本文观点吻合;材料二虽然也表明了孟母为儿子的成才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孟子成了一代大儒,这与本文的观点恰恰相反,所以不能证明观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