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儿时,乡间的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劳力参与,那些身强体健的小伙伴也都被父母派去割稻打场了。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看着田野里累得汗流浃背的小伙伴们,此时的我,躺在蓝天白云下嚼着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⑤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洁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⑥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⑩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

⑪ 草木,也许自己都不知晓它们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轮回。也多亏了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在草木的恩典中养眼,养身,养心……

(选自2017年12月《人民日报》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梳理出草木的“恩典”,完成填空。

 ①草木之香,________;②牛羊食草,________;③人亲近草木,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⑴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中“双面人生”的理解。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通过叙写草木的恩典,赞美了草木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呼吁人们要亲近自然。

B. 第②段中“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生命力旺盛的青草被割断碾压时的决然,凸显了草的奉献精神。

C.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一句中“何其”一词是程度副词,强调了草木和人之间特殊而美好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草木的喜爱感激之情。

D. 第⑨段中划线句子是一个设问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否定。

4.本文第④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我”嚼草(叶),各自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

——宋学孟《柳叶儿》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滋养生命(或养护人类)摄取营养怡养性情(或重返诗性) 2.(1)这句话比喻生动、描写角度多样,从声音、色彩、形态等方面描绘了大自然中动植物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表现了这一景象给“我”带来的愉悦之感。(2)“双面人生”指青草的双重角色(或身份,作用等)。既能给人畜提供食物,让其获取营养,又能消解人畜的粪便,净化环境。 3.D 4.都运用了对比和动作描写本文尝草根的举动写出了“我”放羊时轻松惬意的心情,对草近乎本能的喜爱,同时又反映了孩子纯真烂漫的天性(童心)嚼柳叶这一举动写出了“我”对苦难生活的回味,抒发了对柳叶儿帮助人们度过了饥荒年代的感激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一段的内容,树立文章的层次,根据提示填空作答。文章(1)—(3)段写的是草木之香,滋养生命;第(4)—(6)段写的是牛羊食草,摄取营养;(7)—(10)段写的是人亲近草木,怡养性情。
推荐试题

①目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让大家惊叹:原来唱出来的《长恨歌》如此好听!第一次发现这首经典爱情诗的正确“打开方式”,经典的魅力超乎想象。

②其实,近似歌唱的吟诵,才是古人读诗最源本的“打开方式”。不过,这种经典演绎方式世人遗忘已久。

③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能最完整地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吟诵是一种介于读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口头表现形式。吟,是哼唱之意;诵,是抑扬顿挫地诵读。古人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骈散顿挫的变化。中国文字是有声音的。每一个平平仄仄的音调,都是一把解锁诗词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余光中曾在《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一文里感慨吟诵之于诗词古文学习的妙处。他回忆学生时代老师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用正确的方式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是足以在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贯彻一生的。

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许多人对白居易的爱情金句都烂熟于心。但是与读其他好诗一样,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读诗”的关键环节,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虽然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大量诗篇,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却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

⑤如果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是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那么经典的传播就丧失了意义。让我们用吟诵的方式打开古诗词吧!这样经典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为精神生活增添美意与遐思。

1.说说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词有哪些好处。

3.请概括出全文的论证思路。

 


【A】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如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统对手工作业的替代等。

(选自2018年04月《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

【B】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这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在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小米公司也设立了探索实验室,试图尽快推出人工智能重量级产品。众多传统家电企业,也开始在智能电视领域进行布局。

(选自2017年12月《财经内参》 有删改)

【C】实际上,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选自微信公众号“失飞的纸飞机” 有删改)

1.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现在使用的所有人工智能技术,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B. 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研究人员的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C.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推进,各类企业着力研发人工智能的相关产品。

D.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使用更加自由。

2.材料【C】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⑴材料【B】中的“尽快”不能去掉,为什么?

⑵“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此处“双刃剑”的理解。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选自《梁书·吕僧珍传》,有删改)

【注释】①在任:担任南兖州刺史时。②从父兄子:即堂侄。③既止:回故乡做官。④常分:固定的职业。⑤叨越:非分占有。⑥督邮廨:督邮,官名。廨,旧时对官署的称呼。⑦适:出嫁。⑧卤簿:侍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亲戚______                 ②可妄求叨越______

 ③当速反葱肆耳______           ④乡人咸劝徙廨以其宅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

A. 其真无马邪(《马说》)    B.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陈涉世家》)

C. 其乡人曰(《曹刿论战》)    D.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置 立 以 来 便 在 此 地 岂 可 益 吾 私 宅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请概括文中体现吕僧珍“平心率下,不私亲戚”高尚品性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