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意,请尝试创作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联,对千里马或伯乐表达自己的心声。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有______________,方显__________________;
无______________,岂有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本文内容,从千里马角度谈起,分别以“有志”和“无才”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有志____________________;无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马说》第三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喂马人”的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请把翻译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食马者)约束它不按照它的道路,吃掉它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听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马鞍望着它,说:“天下没有马!”唉,它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不懂马啊!
文言虚词“其”在本课中有下列几种用法:
A.作代词,相当于“它”或“它的”。B.作副词,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作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能”“恐怕”。辨析下面的句子各属于哪种情况,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1)其真无马邪 (______) (2)其真不知马也(______)
(3)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 (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 (6)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