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太丘舍去 (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
(3)华捉而掷去之(________) (4)宁读书如故(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管宁分别是怎样的人?
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离开同“否代词,代片金原来
2.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正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3.从元方对友人的回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或 从“元方入门不顾”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方正正直之人。从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之”是个虚词,需要借助上下文来断定词义。
2.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期”“相”“委”“日中”“子”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子非吾友也”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3.试题分析:比较阅读。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比较。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元方入门不顾”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方正正直之人。如从“管挥锄与瓦砾不异”的情节可看出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