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惠王之(对……感到担忧    B. 乃令张仪去秦 (同“佯”,假装)

C. 大破楚于丹、淅(军队)    D. 去张仪 (解释)

2.下列句中的“之”与“魏闻之,袭楚至邓 ”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    B. 楚王闻之    C. 夫君子之行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楚国和齐国结盟亲善,秦国不敢侵犯,就采用离间计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B. 张仪出尔反尔,失信于楚王,楚王很生气,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C. 齐国对楚国与之绝交很生气,当楚国有难时,他们也袖手旁观,因此楚国陷入困境之中。

D. 秦国打算割地和楚国议和,楚王认为张仪很聪明,不愿得地,希望得到张仪这个人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D 4.楚怀王就发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攻打秦国,在蓝田开战。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项的解释有误,“释”在这里应该是“放”的意思。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魏闻之,袭楚至邓 ”的意思是: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到达邓地。“之”在这里作代词,指“这件事”,B项“楚王闻之”的“之”与例句意思相同。AC:结构助词,的。D:动词,去,往。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想理解文章的内容,必须从故事入手,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楚王“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不是因为张仪聪明,而是因为之前张仪出尔反尔,失信于楚王,楚王很生气,他想抓住张仪。故选D。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悉”“以”“于”“良”是此题中的关键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