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虽然生活会很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有爱,我们的生活一样会很精彩。是啊,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会碰到欢笑、喜悦,也会碰到伤心、泪水;会碰到赞扬、荣誉,也会碰到批评、挫折;会碰到关怀、嘱咐,也会碰到讽刺、嘲笑……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的丰富多彩,才更加的值得我们去回味。

请你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爱、叮咛、挫折……”;(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5)书写3分,请工整书写。

 

答案:
3、教师下水文《生活因思考而精彩》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这句话强调了两点,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的生命又很脆弱。这里只谈前一点。我想,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而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就是因为他们有思想,会思考,从古到今,我们的生活不正是因为有了思考而大放光彩的吗?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有一些思想上的先行者成为时代的领航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是什么?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不正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吗?透过历史的重雾,我们仿佛看到孔子“厄尔著春秋”的身影,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编成的《论语》更被后人誉为仅半部就可以治天下的奇书!因为书中凝结着孔老夫子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我们再将目光移向近现代,我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魏源、严复等人的先知先觉不啻是一个当头棒喝,惊醒了沉醉在大国迷梦中的国人,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启蒙,才有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而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如此,外国亦然,西方社会,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再到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这些思想者中的精英构成了人类社会群星闪耀的美丽夜空。 生活因思考而精彩,不仅体现在上述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所构建的精神领域中,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现在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不也是因“思考”而得来的吗?邓小平同志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确,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们仿佛看到坐在苹果树下沉思的牛顿,看到眼望炉上壶盖跳动的瓦特,看到实验室里的 居里夫人,看到埋头写作《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看到坐在轮椅上仰望星空的霍金,看到放弃哈佛学业创建微软的比尔·盖茨,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人曾经或正在的思考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精彩! 突然想到罗丹著名的雕像——《思想者》,我想,每一个伫立在这座雕像前的人,当然也包括在画面、屏幕等媒介上看到它的那些人,都应该为之感慨,我们的生活不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而异彩纷呈的吗?做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吧,否则我们只能是“芦苇”了。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生活,因 而精彩”。本篇作文要认真审题,所填写的词语要通过描写在文中体现,当然“精彩”二字也要在文中得到强化,不可出现“顾前不顾后”的问题。半命题作文,关键是填好关键性词语,有什么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填什么人。谁对你影响最大,谁对你帮助最大就写什么人。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如可填“你”“挫折”“思考”“读书”“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等。 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推荐试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两角钱

①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②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③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④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⑤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甲】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乙】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第④节画线句子进行具体赏析。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3.文中数次写到小男孩的“笑”,请结合画“      ”[甲][乙]句的语境揣摩其心理,分别说说他为什么笑?

4.请结合全文谈谈结尾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5.“我”有了零钱后却没有把钱还给那个小男孩,你觉得“我”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试结合文章内容或者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0——100字。

 


枯萎的蒲公英

叶  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结合下列加点加粗词语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②、蒲将军③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④,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⑤,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⑥,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⑦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⑧,莫敢纵⑨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⑩,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史记》)

[注] ①卿子冠军,叫宋义,在项梁死后,他曾是楚的上将军(全军总司令);对救赵的态度犹疑,被项羽杀死。②当阳君,就是黥布(也叫英布),后来归了刘邦,被封为淮南王;最后被刘邦杀死。③蒲将军,他与当阳君当时都是项羽的部下。④釜甑,炊具。釜(fǔ),锅。甑(zènɡ),陶制的蒸饭用具。⑤王离,与下文的苏角、涉间,全是章邯的部下。⑥甬道,通道。章邯为了把粮草顺利地运输到前线,筑成一道两边有墙壁拦护的通道。⑦冠(ɡuàn),居第一位。⑧壁,营垒。⑨纵,放出来。⑩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把两辆车的车辕对着竖立起来,人从下面进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卒二万渡河______            (2)项羽乃引兵渡河     ________

(3)无不行而前_______            (4)楚人之             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项羽悉引兵渡河             当立者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B. 楚战士无不一当十           扶苏数谏故         (《陈涉世家》)

C. 诸侯                     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D. 楚击秦                     郡下               (《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1)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2)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

4.联系我们学过的《陈涉世家》,谈一谈项羽和陈胜有哪些共同点。至少说两点,并且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