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②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③鳋(sāo):鱼腥味。  ④闾(lǘ):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泛指人聚居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乃视之      ②则其鳋也     ③晏子对曰:“不。”   ④婴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       (2)纪有书,何以亡也?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答案:
1.①打开 ②讨厌;不喜欢 ③这样(对的,是的) ④听说 2.(1)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2)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3.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如果一个人只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付诸行动,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 【解析】【译文参考】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放不贤能的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发”:打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反”“毋”“何以”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何以亡也”中“何以”宾语前置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3.试题分析:考查本文的寓意。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对晏子“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这句话的分析,即可答出答案: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推荐试题

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给它拟个标题。(15个字以内)

“有毒粉尘”、“尘埃颗粒”、“雾霾”……关于PM2.5的各种叫法一直层出不穷。昨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特意为此召开的专家会议上确认该名称,最终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为给“PM2.5”起个专业的中文名,气象专家、语言学家、环境专家等不少领域的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考虑了很多方面,能让大家一看就能知道大概意思,也为以后其他命名留有空间。目前PM10的中文名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而PM2.5直径要比它小,并且之后还有PM1的出现,将PM2.5的中文名称定为“细颗粒物”,PM1如果今后命名可以成为“超细颗粒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的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研究发现,从1978年以来,北极海冰以每10年27%的平均速率在退缩,北极海冰的提前解冻或推迟冻结缩短了某些海洋哺乳动物进食和繁殖的有效时间,这些变化对海豹、海象等构成严重威胁。

材料二:随着气候变暖,水旱灾害频发,流行病的传播速度和几率也加大了。蚊蝇等病毒传播媒介挺过了暖冬,扩大了活动范围,霍乱在变暖的海域滋生。

材料三:温暖的空气包容更多水分:气温每上升一度,水分增加约5%。因此气候变暖会带来更多降水,下雪下雨的频率也会更高。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