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2.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琢磨第1段中两个“悄悄地”和第3段中“悄悄地”分别折射出母亲怎样的心理状态?

3.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

5.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
1.(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第1段中两个“悄悄地”折射出母亲小心翼翼、去留不安的心理状态;第3段中“悄悄地”是因为母亲怕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刺激到“我”,心理变得异常敏感。 3.在“秋风中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尾重复母亲的话,表明“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4.(1)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2)秋天的萧条景象衬托了“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3)菊花在秋风中盛开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开始积极面对人生。 5.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可以看出母亲的坚韧、顽强;从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以及坚韧、乐观的性格。 【解析】 1.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看花”反复出现,因为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母亲想带“我”去看花,“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明白生活的真谛,明白母爱,因此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本题的考点是理解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第1段中两个“悄悄地”折射出母亲小心翼翼、去留不安的心理状态;第3段中“悄悄地”是因为母亲怕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刺激到“我”,心理变得异常敏感,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 3.本题的考点是分析理解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菊花象征母爱,象征母亲的精神,象征“我”和妹妹对生活的眷恋。表明“我”和妹妹将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体现“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分析标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去综合分析,不能随心而欲。从全文内容来看,母亲是在“秋天”求“我”看花的,她正是“秋天”离开人世的,结尾我们是在“秋天”再去看菊花的,“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而且文中母亲的坚强,与“秋菊”相似,“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可以看出母亲的坚韧、顽强;从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以及坚韧、乐观的性格。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得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