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读书养气》,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3.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

 

答案:
1.读书可以养气 2.①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②读书是养气,是输入;写作是释放,是输出;③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④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3.论述了读书多,养气厚,才能厚积薄发,手(笔)到文成的道理。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①读书可以增长知识。②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③读书可以使人精神愉悦。④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高尚等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整体阅读能力,涉及的考点有议论文的论点、论证思路、论据的作用和开放性探究等。 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论点即作者所持的观点。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出现在题目、开头或结尾,有时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提炼。本文围绕“读书可以养气”展开论述,故论点就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读书可以养气”。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给文章划分层次,最后在文中找出能概括各层大意的句子写出来即可。本文按照总—分的结构思路写作,第1段为总领段,开篇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养气”,第2—5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叙述,找出这4段的中心句,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分析论据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从文中的“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可知,这一段主要阐述了读书和写文章的关系,故引用《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意在阐述“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的道理。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谈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结合本文,同时联系培根的《谈读书》一文,学生可总结出读书的功用或目的,言之有理、观点正确、有正能量即可。
推荐试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士争凑燕

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