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

 

答案:
1.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壮志难酬”也行),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孤独寂寞”) 2.①寓情于景(答借景抒情也对):诗人借“草深” “鸣蛙”两个意象传达出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②“草深”二字以景写“幽”,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③“鸣蛙”二字,以声衬“幽”。(答“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皆可) ④“草深” 、 “鸣蛙”两词都暗点题目“幽居初夏”的“幽”字和“夏”字。 ⑤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答对两点可得满分。 【解析】 1.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5月3日下午,一段35秒视频在网上疯传:在成都市娇子立交处,一名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随后男方公布一段行车记录视频,因女司机多次故意变道别车并挑衅,使男子车内孩童受伤,车子险些撞到路边行人酿成车祸,男司机逼停痛殴女司机。这段视频引发数万网友转发并热议。          

(摘自《百度新闻》)

【材料二】随着汽车时代到来,“路怒症”正引起社会关注。有的人平时温文尔雅,但一开起车就变脸,动不动就爱上火,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经有过上述的表现,对此,专家称之为“路怒症”。

                                            (摘自《浙江日报》)

【材料三】网友“wandex”认为:交通堵塞是导致路怒症的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他在留言中声称是工作、生活、失业等压力,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

网友“匆匆”认为:还有些路怒症的司机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

( 摘自《百度贴吧》)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什么是路怒症。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探讨引起路怒症的原因。

(3)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请你拟一条针对路怒症的公益广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