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怀民亦未寝,相与于中庭

B. 闻水声,鸣佩环    庭下积水空明

C. 如鸣佩环,心之    念无与为

D.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卷石底

2.将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文都寄情于自然山水,表达了一种抑郁不得志的悲凉,但柳宗元触景而伤感,苏轼处困境而旷达。

B. 甲文通过写形态各异的石头、参差披拂的枝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把小石潭描绘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 乙文以“但少闲人”的感慨做结尾,隐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复杂微妙的心境。

D. 甲文划线句通过鱼的影子来突显阳光的明媚美好;乙文划线句通过写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色的澄澈透明。

 

答案:
1.B 2.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D 【解析】试题分析: 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