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关何处

余秋雨

①我到上海是为了考中学。父亲原本一个人在上海工作,我来了之后不久全家都迁移来了,从此回故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已不大,故乡的意义也随之越来越淡,有时,淡得几乎看不见了。

②摆脱故乡的第一步是摆脱方言。余姚虽然离上海不远,但余姚话和上海话差别极大,我相信一个纯粹讲余姚话的人在上海街头一定是步履维艰的。余姚话与它的西邻绍兴话、东邻宁波话也不一样,记得当时在乡下,从货郎、小贩那里听到几句带有绍兴口音或宁波口音的话孩子们都笑弯了腰,一遍遍夸张地模仿和嘲笑着,嘲笑天底下怎么还有这样不会讲话的人。村里的老年人端然肃然地纠正着外乡人的发音,过后还边摇头边感叹,说外乡人就是笨。这种语言观念自从我踏上火车就渐渐消解,因为我惊讶地发现,那些非常和蔼地与我交谈的大人们听我的话都很吃力,有时甚至要我在纸上写下来他们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笑声中我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来甚至不愿意与他们讲话了。到了上海,几乎无法用语言与四周沟通,成天郁郁寡欢。有一次大人把我带到一个亲戚家里去,那是一个拥有钢琴的富贵家庭,钢琴边坐着一个比我小三岁的男孩,照辈分我还该称呼他表舅舅。我想同样是孩子,又是亲戚,该谈得起来了吧,他见到我也很高兴,友好地与我握手,但才说了几句,我能听懂他的上海话,他却听不懂我的余姚话,彼此扫兴,各玩各的了。最伤心的是我上中学的第一天,老师不知怎么偏偏要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红着脸憋了好一会儿终于把满口的余姚话倾泻而出,我相信当时一定把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搞糊涂了,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等我说完,憋住的是老师,他不知所措的眼光在厚厚的眼镜片后一闪,终于转化出和善的笑意,说了声“很好,请坐”。这下轮到同学们发傻了,老师说了很好?他们以为上了中学都该用这种奇怪的语言回答问题,全都慌了神。

③幸亏当时十岁刚出头的孩子们都非常老实,同学们一下课就与我玩,从不打听我的语言渊源,我也就在玩耍中快速地学会了他们的口音,仅仅一个月后,当另外一位老师叫我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说出来的已经是一口十分纯正的上海话了。短短的语言障碍期跳跃得如此干脆,以至我的初中同学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从余姚赶到上海来与他们坐在一起的。

④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到非常惊讶,我竟然一个月就把上海话学地道了,而上海话又恰恰是特别难学的。上海话的难学不在于语言的复杂而在于上海人心态的怪异,广东人能容外地人讲极不标准的广东话,北京人能容忍羼杂着各地方言的北京话,但上海人就不允许别人讲不伦不类的上海话。有人试着讲了,几乎所有的上海人都会求他“帮帮忙”,别让他们的耳朵受罪。这一帮不要紧,使得大批在上海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南下干部”至今不敢讲一句上海话。我之所以能快速学会是因为年纪小,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强而在自尊、自羞方面的敏感能力还比较弱,结果反而进入了一种轻松状态,无拘无碍,一学就会。我从上海人自鸣得意的心理防范中一头窜了过去,一下子也成了上海人。有时也想,上海人凭什么在语言上自鸣得意呢?他们的前辈几乎都是从外地闯荡进来的,到了上海才渐渐甩掉四方乡音,归附上海话;而上海话又并不是这块土地原本的语言,原本的语言是松江话、青浦话、浦东话,却为上海人所耻笑。上海话是一种类似于“人造蟹肉”之类的东西,却能迫使各方来客挤掉本身的鲜活而进入它的盘碟。

⑤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一旦进入上海就等于进入一个魔圈,要小心翼翼地洗刷掉任何一点非上海化的印痕,特别是自己已经学会的上海话中如果还带着点儿乡音的遗留,就会像逮苍蝇、蚊子一样努力把它们清除干净。我刚到上海那会儿,街市间还能经常听到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口中吐出宁波口音或苏北口音,但这种口音到了他们下一代基本上就不存在了,现在你已经无法从一个年轻的上海人的谈吐中判断他的原籍所在。与口音一样,这些上海人与故乡的联系也基本消解,但他们在填写籍贯的时候又不可能把上海写上去。于是上海人成了无根无基的一群,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不知自己属于哪块土地,既得意扬扬又可怜兮兮。由此倒羡慕起那些到老仍不改乡音的前辈,他们活生生把一个故乡挂在嘴边,一张口,就告示出自己的生命定位。

⑥我天天讲上海话,后来随着我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则开始把普通话作为交流的基本语言,余姚话隐退得越来越远,最后已经很难从我口中顺畅吐出了。我终于成为一个基本上不大会说余姚话的人,只有在农历五月杨梅上市季节,上海的水果摊把一切杨梅都标作余姚杨梅在出售的时候我会稍稍停步,用内行的眼光打量一下杨梅的成色,脑海中浮现出家乡上林湖的水光云影。但一转眼,我又汇入了街市间雨点般的脚步。

⑦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

⑧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失了。

1.请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围绕“摆脱方言”的中心,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在前往上海的火车上

大人们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并哈哈大笑,让我不愿意与他们讲话

②在上海的亲戚家

 

 

③在上中学的第一天的课堂上

同学和老师都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老师不知所措,同学无所适从

④一个月后另外一位老师的课堂上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根据文意回答,为什么老师在完全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后却说“很好,请坐”。

3.结合上下文,分析为何年轻的上海人“既得意扬扬又可怜兮兮”。

4.下面的文字是余秋雨曾对家乡余姚杨梅的描述,请你结合这些文字,简要分析本文中写杨梅的用意。

孩子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都上了山,爬在随便哪一棵杨梅树上边摘边吃。鲜红的果实碰也不会去碰,只挑那些红得发黑但又依然硬扎的果实,往嘴里一放,清甜微酸、挺韧可嚼,扪嘴啜足一口浓味便把梅核用力吐出,手上的一颗随即又按唇而入。这些日子他们可以成天在山上逗留,杨梅饱人,家里借此省去几碗饭,家长也认为是好事。

5.文章末尾两段“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失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答案:
1..②同龄的小表舅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使我们很扫兴,只好各自玩 ④我用纯正的上海话回答问题,短短一个月克服了语言障碍 2.“我”的老师是一个和善、善解人意的人,对待从余姚乡下来的孩子,他没有嘲笑,反而给予安抚与肯定,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害怕,有了安全感。 3.年轻的上海人的得意扬扬是因为从语言上他们已经洗刷掉了身上非上海化的乡音的遗留,已经融入了上海,成了上海人的一员。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上海人与故乡的联系也基本消解,成了无根无基的一群,所以显得可怜兮兮。 4.从这一段关于杨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家乡度过的童年有关于杨梅的美好回忆,杨梅是家乡的象征。作者在文章末尾写杨梅,就是借杨梅表达对故乡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5..既有对久别的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故乡逐渐疏远的必然性的感慨,更多的是对故乡也逐渐疏离“我”的无奈。作者幼时离乡到上海读书,为了融入陌生的环境而学习上海话,渐渐成为“鬓毛未衰乡音已改”的人,但故乡始终在他的内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实的矛盾和内心的牵挂让作者内心感慨万千。 【解析】 1.试题分析:填空。要求据第②③段的内容,围绕“摆脱方言”的中心。情节概括题,阅读②③段,分出层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找到关键词,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这两通过四个地点的变化写了两件事,一个是同龄的小表舅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使我们很扫兴;一个是我用纯正的上海话回答问题,短短一个月克服了语言障碍。 点睛: 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总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2.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情节的作用。老师在完全听不懂“我”的余姚方言后却说“很好,请坐”。从这个情节可看出,老师不仅没有嘲笑,反而给予安抚与肯定,目的是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害怕,有了安全感。说明“我”的老师是一个和善、善解人意的人。答作用时要考虑到对人物形象的意义。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问题的理解。分析为何年轻的上海人“既得意扬扬又可怜兮兮”。答此题,读懂上下文是关键。年轻的上海人的得意扬扬是因为他认为他已经融入了上海,成了上海人的一员。他们从语言上已经洗刷掉了身上非上海化的乡音的遗留。变成上海人后与故乡的联系也基本消解,成了无根无基的一群,所以显得可怜兮兮。证明了结尾一句话“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 4.试题分析:简要分析本文中写杨梅的用意。不是为写杨梅而写杨梅,对杨梅的描写是为了引出作者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因为杨梅是家乡的象征。作者在文章末尾写杨梅,就是借杨梅表达对故乡的难以割舍的情感,故土迷情。答此题,要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 5.试题分析:考查结尾语段的深刻含意。“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失了。”这是反复修辞手法,反复是为了强调,所强调的感情有三:意思有对久别的故乡的思念,二是对故乡逐渐疏远的必然性的感慨,三是对故乡也逐渐疏离“我”的无奈。而最后一种感情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
推荐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与同情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于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

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同时又非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不可。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相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没有体得龙马的活力,不能画龙马;没有体得松柏的劲秀,不能画松柏。中国古来的画家都有这样的明训。西洋画何独不然?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为了要有这点深广的同情心,故中国画家作画时先要焚香默坐,涵养精神,然后和墨伸纸,从事表现。其实西洋画家也需要这种修养,不过不曾明言这种形式而已。不但如此,普通的人,对于事物的形色姿态,多少必有一点共鸣共感的天性。房屋的布置装饰,器具的形状色彩,所以要求其美观者,就是为了要适应天性的缘故。眼前所见的都是美的形色,我们的心就与之共感而觉得快适;反之,眼前所见的都是丑恶的形色,我们的心也就与之共感而觉得不快。不过共感的程度有深浅高下不同而已。对于形色的世界全无共感的人,世间恐怕没有;有之,必是天资极陋的人,或理智的奴隶,那些真是所谓“无情”的人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世间的万物,因观看者各自观看的目的不同,各人所见不可能都相同。

B. 画家须有深广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不仅及于同类的人物,还及于一切他物。

C. 中国画家注重用形式来形成同情心,西洋画家却不曾明言这种形式和修养。

D. 画家眼中所见世间的物,不是实用的方面,而是真善美的世界。

2.下列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处在儿童这样的黄金时代,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幸福、仁爱、和平的世界。

B. 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这样的人有着深广的同情心,可能还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

C. 真正的艺术家能不屈不挠,外界如何压迫,内心始终自然、真切,富有同情心。

D. 就算不是对于世界全无共感的“无情”的人,对事物也不会有一点共鸣共感。

3.请结合文意回答,文中加点的“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指的是什么?

4.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画家能发现美、表现美的原因何在?请至少概括两点。

(2)文中说:“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试从李白《月下独酌》中,找出体现这种“物我一体”的境涯的诗句。

5.丰子恺曾在烟斗上刻下一首诗,其中有四句:“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请结合文本,分析他这样说的缘由。

 



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暮寝思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B. 能谤讥市朝    百里奚举

C. 王之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

D. 邹忌八尺有余    乃重岳阳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邹忌以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使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 “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C.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D. “王之蔽甚矣”指齐王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