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启新的征程……

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告别”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
告别过去 如果没有勇敢的告别黑夜,怎能看到朝阳将阳光洒满大地;如果没有努力的告别失败,怎能迎来不易的成功;如果没有坚强的告别伤痛,怎能学会微笑着面对困苦…… 时间在不停行走,时光只留下回忆。 分别是最难以令人实践的问题,就像毕业一样,小学时与同学们分别总会是带有伤感,毕竟大家一起朝夕相处了六年之久。但,如果没有勇敢的抛开过去,怎能够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果在每次离开家去远方都没有自信与独立,怎能够抑制遇到困难时不必要的哭泣?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回忆从前的美好,那就会止步不前,与现实拉开差距;如果没有信心,一个人遇到问题就不会做到冷静,学会处理。 花亦开亦败,只要青春与信念还在。失败,固然是人人都不愿得到的结果,可如果因失败而一味沮 丧,则会坠入逆境的深渊,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转眼往身后看,如果爱迪生在研究发明电灯时因失败而就此告终,人们哪里能够在寂静黑夜中见到光明?如果人人都害怕失败而不敢实践,假如爱迪生失败后,谁又能给世界的夜晚带来一片光明呢?如果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人们都望而生畏,那毛泽东的抗日建国大业又怎能实现?如果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人们都不敢改革,不找到适合本国的主义道路,那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又怎能在中国施行?所以,不要怕失败,因为付出总有成功的回报。 因为有勇气告别黑夜,才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因为有努力告别失败,才迎来了成功的喜悦;因为有坚强的告别伤痛,告别过去,才学会了微笑面对,才追上了时代的步伐。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告别意味着新生;可以写告别“大祸饭”,告别落后的体制,还可以写自己对告别的思考。 点睛:话题作文,应审清话题,明确主旨;扣住话题,选准角度;围绕立意,拟好文题。  
推荐试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文章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文章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2)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香樟树下”也可作为本文章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王正君

    ①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各个地区。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②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③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④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⑤有的无刺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⑥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施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⑦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 “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⑧无刺蜂蜂蜜呈绿褐色,与普通蜂蜜相比,具有水分大、口感略酸、香味更浓郁、还原糖含量较低、淀粉酶值较低等特点。无刺蜂蜂蜜还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它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内障、皮肤病以及一些妇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1.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并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答:

2.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

3.划线句子中“比较”“通常”两词能否去掉,请作简要说明。

答:

4.仔细阅读全文,说说 无刺蜂与其他蜜蜂之间的区别。

答:

 



【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邑人之 (     )   ②非学无以广才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4.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