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内容。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3.第①段画横线句子“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高尔基会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答案:
1.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2.承上启下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看问题深刻透彻。 4.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人来概括,采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或者“什么人+怎么样”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本题主要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可以从文章中的“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可以概括出来。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要从结构和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而本题只要求解答结构上的作用。语段在结构上一般有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方做铺垫等。本题画线句子的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后半句又引出了下方对托尔斯泰的“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因而,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句子。答题格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本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特点。(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筛选要点,归纳概括这一目的,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本题中原文中符合题意的句子是“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推荐试题

比较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贞观二年①,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③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④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

  注释:①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②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③谏:委婉地规劝。④朕:古代帝王的自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月不                开:放晴

B. 数枚而咒曰            掇:摘取

C. 求古仁人之心        尝:品尝

D. 所冀移灾朕            躬:身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3.【甲】文描写了一阴一晴两种自然景象,有什么作用?

4.【甲】文中的范仲淹和【乙】文中的唐太宗,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