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按要求完成作文,题目:             让我不能忘怀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③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答案:
那片星空让我不能忘怀 你就像月亮绕着轨道,抱着地球闪耀,在我的星球写下惊叹号。 --F·I·R《你的微笑》 我们这群娇生惯养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军校里磨练。从不经家事到能够在艰苦的环境里自理,并与同伴携手同行,泪水与欢笑相伴,汗水与收获并肩。 习惯了每天冗长而尖锐的哨响,清晨与正午炎热而漫长的阳光,一百多人围绕着操场晨练尽管眼睛还咪呼着。已经饥肠辘辘却还要士气勃勃地唱军歌,鲜亮的迷彩服被酸臭的汗水浸湿,时时刻刻都要看教官的脸色,指导员刻薄的语言和冰冷的面孔足够让大家咬牙切齿。每天为了一两百个字的日记而发愁,励志文往往能上光荣榜。在阳光下暴晒,这个人摇摇欲坠却不得不一声不吭。说句立志的话“我真能感同身受那些保家卫国的军人每天坚持着艰苦卓绝的训练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了”。 还好有那片星空。夜晚是一天劳碌空闲也是终结的时光。每个班的学员和教官在草地上席地而坐。记忆颇深的是,我们围成一个圆圈,在灿烂星辉的沐浴下,抱着合拢的双腿唱《老鼠爱大米》的调子改编的军歌:“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我常常想,这密布天幕的星星,很久很久以前就呈现在生物的视网膜上,很久很久以后,它或许也依旧如此。我们共同拥有的,还有这片永不消逝的光辉。清新的青草味嵌入脾脏,刺激神经。 十几个人拥挤在一个或许不如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房间宽敞的寝室。每当熄灯时,便如闹鬼般可以听到整栋宿舍楼从低低啜泣道鬼哭狼嚎的巨大光景。为什么哭呢。“想家了。”也只不过离开家人几天而已呢。脑海里却能清晰的浮现出家人的脸庞和温和的话语,原来家这么温暖。我们盼在窗户边上,欣赏代表思念的皎月,浩瀚的天空中,萤火虫融入星辉,一片灿烂。也许这个时候,家人正仰头与我们共阅这片豪放的光景。 我以为十天而已的训练可以冷漠度过。我们就如一百多颗脱离了轨道的小星球发生碰撞,又回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抹不掉的,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星空和那温存的回忆。 你还记得吗,那年夏天,最寂寞,最灿烂的星空? 【解析】试题分析:从命题形式上看,半命题作文,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地进行写作,同时对题目又做适当限制,“让我不能忘怀”则必须要写触动心灵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人等。从命题内容看,关注考生的心灵世界,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让不同层次的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从文体要求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独特的感受”意味着视角新颖,创意独特;“真切体验”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睛: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只命题目的一半或一大半,要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类作文题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确定主题。所以,考生可以选取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来写,当然也要注意题目的限制。  
推荐试题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李惠拷皮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解释加点的字。

① 同重担  (        )             ②于何声 (            )

逢暴雨 (        )              ④负薪者服而就罪(           )

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阅读《祖母的葵花》回答小题。

祖 母 的 葵 花

丁立梅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②是祖母种的。a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b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⑧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⑨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⑩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⑪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通过全文,除了葵花,作者还写了哪些植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植物?(3分)

2.请对第②段和第④段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a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b.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3.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⑧段中“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香香的”有何妙处。

4.高尔基在《童年的朋友》中介绍了他的外祖母,请说说她和本文中的祖母有哪些相似之处。

 


阅读《鞋》,完成小题。

鞋          

阎耀明

   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修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鞋就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轻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俩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届,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可怎么走路还得听脚的,所谓“路在脚下”嘛!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1.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修鞋人的表现

年轻人的感受

第一次 关心年轻人的工作

 

①                              

第二次②                        

                             

 

第三次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两处年轻人想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答:第一个“那个”指                                       

第二个“那个”指

3.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鞋穿在脚上,可怎么走路还得听脚的,所谓“路在脚下”嘛!

4.结合作品说说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5.“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根据上下文,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年轻人在听了修鞋人这番话后,“在门外站了好一阵”,他会想些什么呢?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年轻人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