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①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②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③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④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汗:使……流汗。②夫:那。③摩玩:摩挲玩弄,抚弄。④庋(guǐ):搁起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1)西蜀之去南海_____________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不同意思。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_____ 若业为吾所有_____
(2)吾欲之南海_____ 富贵家之书 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令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哪些语句是表现借者心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篇短文说的都是有关读书求学方面的事,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案:
1.距离不用说
2.做被去,往的
3.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不光只是读书是这样,天下所以的事物都是这个道理!
4.“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5.如:“事在人为,人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主观努力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懂得读书机会的难得,珍惜有利时机勤奋学习”等。
【解析】【甲】选自《白鹤堂文集》 作者:彭端淑 年代:清
【乙】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 年代:清
参考译文:
青年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有几个?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其余那些祖父、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因而就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停,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占有,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蠧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一篇说,把(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去”是离开的意思,“无论”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不要说。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两个“为”意思分别是“做”和“被”,两个“之”意思分别是“去、往”和“结构助词,的”。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顾”意思是难道,“蜀鄙”是四川边境的意思,“非”是“不”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甲】文中找到“富者有惭色”说明富和尚因为自己没到南海而羞愧;【乙】文中“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写出了借书者的心理。
5.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