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醉翁之意 树林阴翳
太守之乐其乐也 射者中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段将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由近到远、由点到面介绍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 第二段通过描写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变化,抒发了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的快乐心情。
C. 本文第三段依次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
D. 《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略
2.略
3.A
4.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感。联系文本,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意”:心思。
2.试题分析:(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3.试题分析:A项“一段将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由近到远、由点到面介绍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顺序说法不当。
4.试题分析:思想感情分析。抓住重点句式进行分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即可归纳出答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