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温暖的旅程 夏日的暴晒下,我们三家九个人两辆车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已是正午,阳光也更加暴躁,即使在车中依旧无法完全将日光隔绝,更何况车子中还挤着五个人。后背早已被汗液浸湿,肚子也开始罢工了,不停发出了咕咕的抗议声。“到下一个城镇就吃放。”爸爸似看出我的窘迫赶紧说道。 午日的阳光让人无法与其对视。下车之后阳光更加让人感到了焦灼,小镇如同枯黄的叶子随时都有可能凋落。饭店也没几家开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一群人立刻坐下,揉一揉已经坐麻的双腿缓了一缓,又将头上那一成细汗抹掉。爸爸拿起菜单扫视一遍说道:“就要九碗牛肉面吧。” 饭后我们一群人并未离开,从车上拿了两个哈密瓜切开权当饭后佐餐。店中还有一小孩,看样子大概是店主的,他不时向我们这里望来,眼中闪过一丝艳羡的目光。妈妈给了我一瓣瓜,“去,给那个小孩。”我向他那里看去,立刻明白了什么,大步走过去将瓜递给他。他用闪亮的眼睛看了看我,偷偷地瞟了一眼旁边的大人,见大人没有阻止,才伸手去接。“还不谢谢哥哥。”店主在一旁说道。他冲我笑了笑,鼓起红红的小脸小声说道:“谢谢。”然后拿起瓜向店的后面冲了过去。谁想过了一会他又来了,但手上却拿着几粒黑乎乎的东西。他将手递给我,“给我吃的?”我疑惑的问道,他点了点头,将他手中的东西拿过来然后说道“谢谢”。他又飞似的离开了。细细打量手中的东西,发现原来是黑枸杞,投入口中感觉甜甜的…… 一次旅行让我明白在真心交换的同时,温暖才会显现的更加热烈…… 【解析】试题分析:这篇文章写自己国庆长假期间去上海杭州这一趟温暖的旅行,作者娓娓说出旅行遇到的让自己感到温馨的事情,似乎是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真心感受一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点睛:这类的命题作文,作文前一定要审清题目的要求,要注意题目中的两个词“温暖”“旅程”,所写的内容必须发生在旅途之中,而且要给你带来温暖。让人感到温暖的事有很多,这样作文的思路就可以打开了,文章的立意也会提升上来。  
推荐试题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①阅十余岁___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

③竟不可得____________  ④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

⑤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语句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则判断其______________,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株海棠

①那年,我们办公室搬迁,该搬的东西基本上都在新办公室就位,最后只剩下一盆海棠,同科室的小李气喘吁吁地搬着它,站在新办公室门口说:“这盆海棠放哪?”科长急忙用手指着我的办公桌,应声道:“就放在窗下三惠办公桌头吧。”于是,这株海棠便经常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叶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脏兮兮的,叶片皆是星星点点的麻脸,从未见它开过花,像一棵山涧里的野蒿,留它何用?扔掉算了,我不愿经常在眼前看到它那猥琐的形象,令人心里不舒服,但领导喜爱,只好听其摆布了。

③我想起古代名士却偏爱海棠,宋人苏东坡描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装。”还有诗句赞道:“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金人元好问也有诗句吟道:“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他们把海棠描绘得如此高雅,让我费解。

④冬去春来,在我桌边的那株海棠疯长起来,进入初夏竟超出办公桌半米高。好像天天都在变,叶子又肥又大又嫩又绿,颜色由浅变深,生机勃勃,这使我对它有了好感。

⑤某日,我心里颇烦,默默坐于办公桌旁,紧蹙眉头,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口,仰望窗外那蓝天高空,飘荡着的几朵白云,在缓缓变化着不规则的形状。良久,收回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落在面前那株大叶海棠上,细观之,发现它的茎、叶、花都很奇特,心里不禁一颤,原来海棠竟然这么美呀!

⑥那株静静伫立的海棠,主茎有拇指粗,像青竹节似的。茎节处有小毛刺儿,并生发出许多幼嫩的枝杈,有长有短。主茎像一根支柱,支撑着那枝杈上宽大繁茂的叶子。这些叶子肥大而奇特,中间凹陷,勺子似的,正面呈深绿色,背面呈朱红色,如同天上的红云。叶子边缘有毛茸茸的如发丝细的小锯齿。轻轻扒开叶子,叶下隐藏着一朵朵红得像胭脂的小花,层层叠叠,簇拥在一起,似花环套花环,形成一个鲜艳的大花球。花瓣如同压扁的小山桃,又像少女染红的手指甲。嫩黄色的花蕊,包裹在花瓣中间,含而不露。朵朵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它默默地隐藏在海棠叶下,不愿炫耀自己。由这些花点缀出的整株海棠,漂亮极了,这不由让我想起词人李清照的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⑦我终于明白那些古人钟爱海棠的情结,明白了科长为什么不让丢掉那盆海棠的原因。原来,它竟是如此之艳丽,如此之娇媚,这不得不使我改变对海棠的看法了。从此,我精心养护这株海棠,使它枝繁叶茂、鲜花常开,使它为我们的办公室增添一份生机和春意。

⑧后来每当我细细观赏这株海棠时,心里就有一番感慨,假如当初很讨厌它,把它扔掉,或挪走,或让它干枯而死,那我很难改变对海棠的看法,或永远不会发现它的美;再如每人都像我这样,老是带着对事物最初的判断眼光去审视一切,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

1.通读全文,找出表现“我”对海棠情感变化的词语或短语。

心里不舒服→____________→不禁一颤→____________

2.作者从茎、叶、花三个方面描写了海棠的奇特,请仔细阅读第⑥段,仿照示例进行概括。  示例:主茎:粗壮,像青竹节,像支柱。

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引用了苏东坡、元好问的诗句,第⑥段引用李清照的词句,分别有什么作用?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叶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脏兮兮的,叶片皆是星星点点的麻脸,从未见它开过花,像一棵山涧里的野蒿,留它何用?

5.文章最后说“后来每当我细细观赏这株海棠时,心里就有一番感慨”,请你说说自己从作者的感慨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梁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⑪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⑫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⑬“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⑭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⑮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⑯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1.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⑮

⑯  

 

主要内容

 

 

     A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12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15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

5.根据文意,说说题目“雨夜的灯光”有哪些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