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

(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爱赏;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佁然不动                    其境过清      

流数十步                   不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                                              

乙: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因为说出 2.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3.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解析】甲: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乙:选自《右溪记》 作者:元结 年代:唐 1.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此题中的“名”在这里作动词,是“说出”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异竹”指的是奇异的山竹,“相荫”意思是互相遮映。 点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及景物特点的能力。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水的清澈透明;乙文中“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直接写出水流湍急。 4.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并联系上下文来回答。甲文和乙文在写法上都使用了借景抒情和动静结合的写法。①借景抒情。甲文借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乙文: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