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只是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食用,吃。
C. 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D. 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2.与“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策之不以其道
C. 其真无马耶?
D. 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B.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
C.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可以吃掉一石粟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想让马鸣叫又不知道怎么让马知道自己的意思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B. 《马说》一文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C.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D.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
1.B
2.A
3.D
4.C
【解析】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试题分析:B项“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食用,吃” 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食:通“饲”,喂。
2.试题分析:A项“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译为“它”。B“它的”。CD都是副词。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3.试题分析:D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想让马鸣叫又不知道怎么让马知道自己的意思”翻译有误。马鸣叫,自己又不通晓马的意思。
4.试题分析:C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说法不正确。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