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
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陶后鲜有闻
②余以为妙绝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其反击之力《河中石兽》
B. 荷花为雨所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D. 观荷于湖边亭中 当求之于上游 《河中石兽》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5.【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花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赏?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2.①多 ②洗 ③少 ④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3.D
4.①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2)每当到了夏天,面临湖水欣赏荷叶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5.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2.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鲜”:少。
3.试题分析:D“观荷于湖边亭中 当求之于上游”两句中的“于”都是“在、从”之意。A前者是主谓之间的“之”,后者是“的”。B前者是“被”,后者是“做”。C前者是表转折,后者是表修饰。
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宜”“众”“欣然”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牡丹之爱”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开放。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特别是要结合原文来回答就更好了。例: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