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拱 桥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②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说是校长,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③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上,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④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⑤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声,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大手拍拍我剃得溜光的脑瓜,呵呵笑了:“这里不是脚后跟儿,可毛儿软不扎人的。去吧,去吧。”我就逃也似的躲开他。

⑥因缺了两颗牙,他讲课吐字有些不清。比如把“二”读成“à”,我们跟着喊“à”,他就酱色着脸说:“我读‘à’你们不能读‘à’。”我们就齐了声喊:“是,老师,你读‘à’我们不能读‘à’。”可是我们怎么读呢?他就无奈地笑了,说:“老了,教你们爹妈那会儿,我可不这么发音的。老了,说老就老了。”他那会儿真比谁的爷爷都老。

⑦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⑧那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趟来趟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躲。校长已捶着弯背,哗啦哗啦趟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⑨“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眩晕,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⑩“来吧,孩子。”他又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⑪“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我闭上眼睛,趴上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为他粗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⑫“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狠踹了他一脚。

⑬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如今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⑭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改动)

1.本文主要写了老师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2.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对第⑫段画线句子做点批注。

批注:

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

4. “拱桥”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结合文中三处加点的地方(①⑦⑭段中),说说用“拱桥”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
1.(1)老师有个特殊的惩罚措施用下巴刮手背。(2)老师没有处罚我对他的不敬。(得知我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没有处罚我)。(3)老师太老了,读音都不准了。(4)雨天老师背学生过河。 2.参考:抓住“滑、落、站与瘫坐、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或者“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这一句来批注,写出校长来回背学生过河,加上年纪大十分劳累的状况,写出了校长对学生无尽的爱。(也可以用我的“站”和校长的“瘫”对比) 3.对校长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把自己的一生铺垫在那些山里孩子人生路上的大爱精神表达了礼赞和感谢;呼应题目;点明文章主旨。 4.(1)表层意思是说老师弯曲的脊背像座桥。(2)深层意思是说他的生命内涵像拱桥,是山里孩子上学路上的拱桥,也是山里孩子人生路上的拱桥。(他用弯曲生命的立于山里与山外、文明与愚昧之间,用无尽的爱度人) 【解析】 1.试题分析: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老师的情况;第二部分写老师有个特殊的惩罚措施用下巴刮手背;第三部分写老师太老了,读音都不准了;第四部分写老师背学生过河;第五部分写老师因太老离开了学校。答案可从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来归纳。 2.试题分析: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本段可抓住“滑、落、站与瘫坐、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或者“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这一句来批注,写出校长来回背学生过河,加上年纪大十分劳累的状况,写出了校长对学生无尽的爱。 3.试题分析: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校长是山村教育事业的拓荒者,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是爱心支持他为山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这位老师具有一种“拱桥”精神:默默奉献,舍己“渡”人,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自己甘愿做一座“拱桥”。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地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4.试题分析:文中用“拱桥”形容校长,一方面表现了老校长的身材,他的腰已经很弯了,像“拱桥”;另一方面,文中通过描写校长背我们过鸿沟,成了我们过去的“拱桥”。“拱桥”给了我们希望和关爱,表现出校长对我们无尽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②山光:傍山的日光。③轩:窗。④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⑤恨:遗憾。⑥中宵:中夜,半夜。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荷风”点明夏日;“池”字表明“南亭”傍水。

B. 夜幕早合,明月高悬,诗人敞开亭户,散发披垂,靠窗而卧,这是个不注意礼节的人。

C.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D. 全诗表达诗人闲适恬淡的情趣,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简笔勾勒出了一个恬静可人的月夜图。

B.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荷 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喧闹之境。

C. “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D.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