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 下列小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录毕,走.送之    走___________   (2)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3.选文有两句环境描写,一句是“天大寒,砚冰坚”衬托了 ______________;另一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出了求学生活之苦。

4.通过本文你了解了宋濂的求学之苦,现在不少中学生也认为读书苦,请结合自身实际从 借书、求师、生活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求学之苦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跑等待同“披”,穿 动词,挂在腰间 2.(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2)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3.抄书之辛苦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4.与宋濂求学之苦相比,我们学习中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他要借书抄书,我们的书 以及课外书应有尽有,却不一定用心读过。他求师于百里外,还常遇叱咄,我们在宽敞明亮 的教室坐等老师来上课,却不一定“有所闻”。他求学受冻馁之苦,我们却衣食无忧。我们 没有理由再说求学辛苦,应该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 【解析】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清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被:同“披”,穿。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口体之奉:吃穿的享受。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天大寒,砚冰坚”衬托了抄书之辛苦;另一句是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则突出了求学生活之苦。 4.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与宋濂求学之苦相比,我们学习中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我们应该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
推荐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环保与和平

李新烽

①2004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破天荒地授予肯尼亚的环保主义者马塔伊博士,表彰她发动 “绿带运动”,动员广大的贫穷妇女姐妹在非洲大陆种植了 3000 万棵树苗,在可持续发展与 和平方面做出历史性贡献。消息传出,招致国际上一些人士的批评与质疑,他们担心如此扩 展“和平”的含义,将会淡化这个奖项应有的意义。

②  和平与自然环境及环境资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仔细想来,二者确有联系。“和 平”不但是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担忧,健康植物正在遭受着外来物种的侵袭和污染,面临不 断被同化与异化的危险,其物种的纯洁性和生命力正受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 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动物正在进 行着“当代进化”: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短,种类越来越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行为,对大自然的征服活动,正在改变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威胁着动植物的前途命运。

 

④坦桑尼亚北部的曼亚纳湖是著名的火烈鸟生息地和聚居区。火烈鸟飞翔形成的自然奇 观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醉如痴。遗憾的是,今年 6 月以来,曼亚纳湖的火烈鸟成群地死 亡,且死因不明。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向曼亚纳湖排放的大量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和重 金属污染,改变了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火烈鸟的集体死亡。

⑤伴随着珍奇动物的相继“销声”与稀有物种的不断“匿迹”,人类也在品尝着“战天 斗地”带来的苦果。频率越来越高的台风登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期光临,人类比过去更 多地见证了“赤日炎炎似火烧”与“洪水滔滔如席卷”两者同时并存的自然现象。“天行有 常”,人类对大自然的“有意”改造,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回报。实践告诉人们,尊重大自 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中国古人言:“礼之用, 和为贵。”人类对大自然也应以礼相待,以和为贵。

⑥战争是人类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引发战争的不少矛盾就是围绕自然资源而展 开的。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和利益集团为了争夺自然资源、霸占自然资源而大打出手的事 例屡见不鲜。古人有为“水”而战的,而今人更有为“油”而争的。自然资源因人类的破坏 而日益贫乏和短缺,人类接着又为了掠夺和抢占有限的自然资源而发动战争。如此恶性循环 一旦形成,后果难以设想。由是观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就是“防患于未然”,有效地 减少和防止冲突的发生,就是对人类和平的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塔伊和她的姐妹 们播种的不只是绿色,而且是“和平”!

⑦同居于一个地球,所有野生动植物皆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能够与大自然和动植物和平 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体现出人类的觉悟与智慧、宽容与博爱。诺贝尔和平奖内涵与外延 的丰富与扩展,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与重视。倡导人类与动植物和睦为邻与彼此相 依,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选摘自《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请回答:设立诺贝尔和平奖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 2004 年却颁发给了环保主 义者马塔伊博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给动植物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⑤段,说说大自然给人类的苦果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你打算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 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 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 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 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 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文章①至⑧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和第⒃段重复同一段话,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1)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没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名著阅读: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 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 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①【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②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信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_____

_____

2.芜湖的街头遍布黄色共享单车,市民亲切地称为“小黄车”,八年级某班以“我身边的小黄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表是关于小黄车部分问题调查统计表,200 人参与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表格 中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在上学途中,恰巧遇到一位爷爷正在给小黄车加私锁,你打算如何劝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倡议稿,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忽如一夜春风来,江城大地“小黄”开。【A】她的出现不是使大家的出行更加方便,而 是为我们提供了强身健体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然而,最近小黄车非常苦恼,不仅给大家 带来“不便”,自己也遭到了一阵“不文明”旋风的侵害。

我们都是大环节中的一份子,小黄车的遭遇让人心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咱们大 家自觉成为文明行动的践行者和维护者。【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文明使用“小 黄车”,给它塑造一个温暖的家。“小黄”愿你今后被文明温柔以待!

【A】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