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根据内容,用原文填空。
(1)第①段中,《大学》里说到的“格物致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在美国读书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能证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的一句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示例: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出真知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通读全文,结合第一段,根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解答格物致知的意思。“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判断。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仔细阅读原文,可以看出以下两种论证方法:文章列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是举例论证,阐述了道理是道理论证。
点睛: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要有具体的事例,道理论证要运用定律、公式、名言警句等论证论点;对比论证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论证,比喻论证是用人人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结构作用。议论文中,句子和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总结全文、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的作用,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出它的作用即可。本文中作用: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议论文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然后从积累中选择合适的道理论据,概括叙述,紧扣论点。示例: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②实践出真知。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