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①徒有先生也        ②头抢地尔

C. ①此庸夫怒也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 寡人与            ②尔安敢吾射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3.唐雎是怎样不辱使命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1.D 2.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仅仅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3.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列举了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挺剑而起”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为国献身的人。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的两个“轻”都是“轻视”的意思。A:出使;派。B:因为 ;用。C: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点睛: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分类整理文言词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效率也会更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虽”“易”“岂”“直”是重点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谈看法谈启示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作为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折服秦王,不辱使命,唐雎堪称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英雄。
推荐试题

班上将开展一次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积累诗词】

请从下图九个字中识别一句五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这句诗的后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美德】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为了

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近日

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3月15日傍晚,春寒料峭,细雨蒙蒙,易俗河派出所辅警李文看到一位拄着

拐杖的老人在派出所院子里徘徊,于是赶紧上前询问老人有什么事。原来,这位老人是迷路

了,可是老人一直说不清楚自己家到底住在哪里,浓浓的口音也让李文无法准确的了解她家

人的信息。这时,另一位民警记起,似乎有同事送过老人回家,老人大概住在云龙中学那一

块。于是,李文驾着警车带着老人来到云龙中学附近,挨家挨户地问,看是否有人认识这位

老人。最终,李文将九十高龄的老人送回家中。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 袁隆平矢志不移,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 究中心,袁隆平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彰显“仁”德】 

③根据上面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辅警李文的赞美之情。(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