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闲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烧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
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
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 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 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 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秋仁杰千方而计排挤秦师德。可秦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
道”,两力向炎则天推荐秋仁杰,赞资他的治国才能。秋仁杰看了荐表后道境难密,祈服于去拓德的包密之心。
4.结合语境,请简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
1.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2.D
3.这个事例最适合放在第⑥段,因为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却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一致。
4.运用了比喻,把饶人比作乘风而进的一叶扁舟,形象生动地将饶人的作用表达出来,并且语言清新流畅,富有美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结合全文内容来看,题目就是论点式的题目,而且,进过一系列的论述,文章的结尾点明观点“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的思路,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做出选择。D项表述不准确。左宗棠对联的全文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本体口传心授对论据和论点关系的分析能力。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论据为论点服务,所以论据所讲的道理或举的事例与论点要一致。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并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一致,所以放在第⑥段合适。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⑩段划线句子把饶人比作乘风而进的一叶扁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宽容的作用。
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