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科学该不该警惕 黄桂元

①“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名言历久弥新,影响整个地球长达 500 年之久,无愧 于“绝对真理”。近现代历史中,全世界曾有无数的人,小时候的最大理想就是当一名科学 家。“我只相信科学”,几乎成了文明社会稍有知识者的座右铭。他们深信,人类进化史,就 是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只有科学无止境地不断发展下去,才能把整个人类带入美好乐园。

②而另一些智者却没有这么乐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早在 20 世纪初就已预言:“科学是 一柄双刃剑,人类迟早会明白。”本人就是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则声称,“人类通往毁灭的 道路是由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铺就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芮斯在《我们最后的时刻》 一书中曾如此这般地忧心忡忡:人类已经到了如此位置,我们自己现在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在一直威胁着人类的自然灾害之外,还加入了自身的科技。

③我相信,这些智者的告诫绝非杞人忧天。

④数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明显、甚至可以说是 后患无穷的负作用。以军事领域为例。古代战争处于冷兵器时代,主要武器是长矛、弓箭和 盾牌,炼铁术给人和马匹装上了盔甲,火药则使人类战争升级,进入谈笑间杀人于无形的阶 段,飞机、战舰、坦克的出现极大扩展了战争的规模和空间,使其杀伤力的增长呈几何级数, 以至于天空和海洋都可以成为无所不在的战场,核技术、化学武器则更将人类引向自我毁灭 的边缘。

⑤这两年科学史学家田松在《读书》杂志几次撰文,对所谓“科学的价值”深度质疑, 认为一项新奇的科学发明出现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欢呼,赞美,而是警惕,他呼吁 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以监督和防范科学技术危害社会。其实,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科学最早 是属于哲学和宗教范畴的,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主要是满足其对于天文宇宙的好奇心。进 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兴起,科学变得越来越功利,科学一定要转化为技术和利润 才有价值。如今的大科学时代,资本增值成了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不少科学家已经沦为某 科学共同体的特定服务工具。比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研发者和推 动者,有足够的钞票“收购”和雇佣全世界上万名科学家为其服务。

⑥而今,科学越来越注重形而下,被称为“后人类”的克隆人,一出生就挣扎于伦理困 境,成了对科学技术的一个反讽。人工智能更显示了科学的无所不能,它不仅让围棋世界冠 军成为手下败将,据说还能胜任成人高考的所有科目,可以写诗、作曲,创作小说和剧本, 教书,谈恋爱等,对此科学史家江晓原认为,如任其没有伦理限制地发展下去,无异于养虎 为患,并发出尖锐质疑,你可以养虎,但你如何向人类保证这样的老虎不吃人?我们也由此 理解了,霍金何以发出如此警示:“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这个时候,对科学该不 该警惕,已经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了。(本文有删改)

1.第①、②段在全文论述中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2.科技逐渐沦为“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第④、⑤两段分点回答。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4.有人认为:“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关键在于谁使用,怎样使用。”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简 述理由。你认为人类为此可以做些什么?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引用论证,名人名言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对比论证,于激烈观点冲突中引出“科学该不该警 惕”这一论题,引起读者的理性思考与阅读兴趣。 2.(1)科技运用到军事领域,使战争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2)疯狂的资本增值需要,科技不顾一切地转换成利润,科学家被“收购”和雇佣。 3.科学、科技的发展,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后患无穷的负面 作用,所以我们要引起高度的警惕,要对其负面作用进行积极的防范。 4.同意,只要使用者品德高尚,能够甄别善恶,就能把科学应用到对人类有益的方面,阻止其负 面作用产生,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同意,在经济发展至上的当下,资本增值成为社会发展 的最高目标,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必然导致没有限制、没有底线的科技和科学家大行其道。 【解析】 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知识就是力量!”属于引用论证,名人名言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对比论证,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描述,于激烈观点冲突中引出“科学该不该警惕”这一论题,引起读者的理性思考与阅读兴趣。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四、五段内容回答,注意语句的通顺。(1)科技运用到军事领域,使战争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2)疯狂的资本增值需要,科技不顾一切地转换成利润,科学家被“收购”和雇佣。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以及论证过程论证内容的理解概括。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科学、科技的发展,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后患无穷的负面作用,所以我们要引起高度的警惕,要对其负面作用进行积极的防范。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总结。“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章题目,二是文章开头,三是文章结尾。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结合自己的见闻理解即可。同意,只要使用者品德高尚,能够甄别善恶,就能把科学应用到对人类有益的方面,阻止其负面作用产生,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同意,在经济发展至上的当下,资本增值成为社会发展 的最高目标,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必然导致没有限制、没有底线的科技和科学家大行其道。
推荐试题

旧式的情感 叶兆言

三年前,在纪念祖父①诞辰一百周年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对 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很看重,尤其“文 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盼过节似地惦记着祖父的生日。是不是整数无所谓,过阴历或阳历也无所谓,快到了,就掰着指头数,算一算还有多少天。

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看大家的

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那一天。祖父很喜欢过生日, 喜欢那个热闹。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 两个生日都过

想一想也简单,一个老人乐意过生日,原因就是平时太寂寞。老人永远是寂寞的,尤其 是一个高寿的老人。同时代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活得越久,意味着越要忍受寂寞的煎熬。 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是如此,小辈们一个个都相对独立,有了自己的小家,下了乡,去了 别的城市,只有老人过生日这个借口,才能让大家理直气壮堂而皇之走到一起。

老人的寂寞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写毛笔字, 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差不多相同的日子里,父亲想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 那些一时不易得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一笔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候, 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闲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唐人的诗,宋人 的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

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这是一位比祖父年龄更大的老人,他 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 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一份大字《参考》,大概因为级别 才订到的,王伯祥老人虽然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级研究员,他似乎没有资格订阅,于是祖 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每次见面大约两个多小时,一方是郑重其事地还报纸,另 一方毕恭毕敬地将新的报纸递过去,然后就喝茶聊天,无主题变奏。

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不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有时候,聊天也是一种寂 寞,老人害怕寂寞,同时也最能享受寂寞。明白的老人永远是智者。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 些老人的寂寞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从老派人的聊天中,明白了许多老式的情感。旧式的 情感是人类的结晶,只有当它们真正失去时,我们才会感到它的珍重。老.派.的.人.所看中的那 些旧式情感,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时过境迁,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 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老人最害怕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心里都特别难 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一边,有报纸,随 手捞起一张,胡乱看下去。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 海阔天空。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说 我的水平似乎超过了同龄人。我记得他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什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 说什么话,都会有趣。早在还是一个无知的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善于和老人对话的人。我 并不知道祖父喜欢听什么,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曾经真的是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多, 肚子里学问大,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源于老人的寂寞。

【注释】①祖父为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1.文中“祖父”体现了“老派的人”的哪些性格特点?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2.品读下列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作答。

①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于过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 日都过。(老人与“孩子气”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过境迁,生活的节奏突然变快了。寂寞成了奢侈品,热闹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

(“寂寞成了奢侈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

(明明要“分别”了,为什么要说一些与分别无关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王伯祥老人有什么表达作用?结合文题“旧式的情感”简要分析。

4.本文写了“老派的人”“旧式的情感”和“老人的寂寞”,哪一点最触动你?写一例你身 边类似的人或情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