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不观止

D. 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只好甘拜下风了。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该词与语境不符,褒贬误用。 点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推荐试题



阅读《手艺人》一文,回答小题。

王栓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儿。

王栓先是给别人家上梁架檩子,做门窗。后来打桌椅板凳,床箱橱柜,这些家什王木匠只走两遍漆,就漆得净明瓦亮,像镜子一样,照得满屋亮亮堂堂的。后来王木匠的活儿越做越小,专给妇人做粉盒子、首饰匣子,给有钱的男人做装钱的匣子。

王木匠做的盒子、匣子很精致,上面画荷描菊,雕龙刻凤。更绝的是,他开的卯眼和榫头,细密得像米粒,抹上胶四块木板子楔在一起,打磨过,再走过两遍漆,那赛米粒似的楔口就看不见了。那楔口还咬得结实,就是把木匣子摔在地上,摔成八瓣儿,那楔口都不带开的。

王木匠做这些活儿一口价,绝不讨价还价。活儿做完了,摆在主家面前,或三两银子,或五两银子,你多给,他把多出来的银子推到你面前:“谢谢啦,我的手艺就值三两银子,就三两。”有的主家小气或者一时钱不凑手,工钱给得不够数,王木匠就不接手,拖欠着可以,不足不行。

一次,妻妹小桃要出嫁,求姐夫做一个妆匣子。妆匣子做好了,他说是三两银子的工钱。小姨子笑了笑,不作声。他又说了一遍:“工钱是三两银子。”

小姨子气呼呼甩给他三两银子,他拿上,气呼呼地走人。

王栓有这么好的手艺,又是一个精细的人,就有人把孩子送来跟他学手艺。王木匠都留下。可是这些孩子在王师傅这里待不长,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最多能坚持一年也是走人,没有一个能坚持学下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王木匠教徒弟,先是把一围粗的圆木绑在架子上,他带着徒弟,顺着墨线“吱──吱──”用大锯破成寸板子,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那枯燥、单调、寂寞、疲乏谁受得了?跑来学手艺的没有坚持学多久,一个一个都得走人。

跟王木匠学成手艺的只有一个人。

就是他的儿子王秋生。有人说:艺不外传,王木匠怎么会教外姓人的孩子呢?①不爱说话的王师傅听了,也只笑一笑就过去了。其实,王秋生也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是他收养的孩子。

那是许多年前,一天王木匠在外做活儿,很晚回家,进家洗漱完毕就要躺下歇息。忽然听到窗外有婴儿啼哭声,以为有妇人抱孩子来串门,可是半天没人敲门,婴儿的哭声却越来越大。夫妇两人就出门看,只见窗台下石桌上放着一个包裹,哭声在包裹里愈发嘹亮。两口子把孩子抱进来,在灯下一看,这个孩子眉清目秀,再把手伸进包裹里一摸,是个男孩子,更是喜出望外。俩人是一直没有生育的中年人,老天爷送子来了,高兴得两口子看一会儿,抱一会儿,亲一会儿,折腾一夜。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看出是个极聪慧的人。那时屋里梁上有一窝燕子,大燕子孵出一窝四只小燕子。小秋生一个一个都能分辨出来,还给它们起名:蓝翎、青翎、紫翎、花翎。一天晚上,妈妈要关窗户,他拦住说:“妈妈,先别关啊,花翎还没有回呢。”

秋生长大了,也跟王栓一样,寡言少语的。两个都不爱说话的人,坐在一根圆木两侧,一条大锯,一去一来,一拉就是一天。②秋生整整拉了两年大锯后,跟着父亲只学了几个月手艺,就学会了开卯打榫、画荷描菊、雕龙刻凤,出手的活儿比父亲王木匠的还精致。王秋生就用这手艺挣来了宅院,娶来漂亮的媳妇,这很让人眼馋心里痒。

王秋生活儿越做越好,父亲却一天比一天老了,手脚也慢。找他做活儿的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他做不成活儿了,待在家里。

一天,王师傅与人闲聊,说起学手艺的秘诀,他说:“学手艺,学的是品行,练的是心性。我让学艺的人先锯木破板,那是祛除他心中的急、躁、浮。先把人心稳下来了,再去磨炼人的专心、耐心。练得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到那时候学什么就会什么,心在活儿上,眼在手上,能做不好活儿?”

王师傅的话,有人听得懂,有人似懂非懂。就是听懂了的人,也未必做得到。做到了就是手艺人,靠一身技艺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活得就鲜亮。

                                                      (选自《雨花》,马宝山)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内容。

2.文中写小秋生给小燕子起名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3.品读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⑴ 联系上下文,揣摩画线句子①中王木匠此刻的心理活动。

⑵ 说说画线句子②中的关联词“只”“就”的表达效果。

4.探究文章以“手艺人”为题的好处。

 


阅读下面《诚信与尊严》一文,完成小题。

①在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人普遍为诚信的缺乏而感到苦恼。其实,消费者是这一弊端的最大和最终受害者,只因处于弱势,他们的委屈常常无处诉说罢了。

②如此看来,诚信的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任的缺失,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曾经拥有诚信,如果曾经拥有,又是在什么时候缺失掉的?

③翻阅一下严复的文章,我们便可以知道,至少在一百年前我们还并不拥有,当时他已经在为中国人的“流于巧伪”而大感苦恼了。所谓巧伪,就是在互相打交道时斗心眼,玩伎俩,占便宜。凡约定的事情,只要违背了能够获利,就会有人盘算让别人去遵守,自己偷偷违背,独获其利,而别人往往也如此盘算,结果无人遵守约定。

④一百年前的中国与今天还有一个相似之处,便是国门开放,西方的制度和思想开始大规模进来。那么,诚信的缺失是否由此导致的呢?严复不这么看,他认为,洋务运动引入的总署、船政、招商局、制造局、海军、矿务、学堂、铁道等等都是西洋的“至美之制”,但一进到中国就“迁地弗良,若存若亡,辄有淮橘为枳之叹”。比如说公司,在西洋是发挥了巨大效能的经济组织形式,可是在中国即使二人办一个公司也要相互欺骗。所以,原因还得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现在有些人把诚信的缺失归咎于市场经济,这种认识水平比起严复来不知倒退了多少。

⑤其实,诚信的缺乏正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够成熟,其规则和秩序未能健全建立并得到维护。而之所以如此,原因甚多也甚复杂,可以追溯到文化传统和国民素质。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一个人怀有这种做人的尊严感,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一种自尊的态度,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这就是诚实和守信用。他也会这样去尊重他人,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这就是信任。可见诚信和信任是以彼此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相比之下,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

⑥也许有人会说,“信”在儒家伦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错,孔子常常谈“信”,《论语》中论及诚实守信含义上的“信”就有十多处。但是,在儒家伦理系统中,“信”的基础不是人的尊严,而是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毫不奇怪,孔子常把“信”置于“忠”之后而连称“忠信”,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可见“信”是从属于“忠”的,诚实守信归根到底要服从权力上的尊卑和血缘上的亲疏。

⑦在道德实践中,儒家的“信”往往表现为所谓仗义。仗义和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系。信任是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各人有自己的人格、价值观、生活方式、利益追求等,在这些方面彼此尊重,绝不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合作做事时都遵守规则。仗义却相反,一方面抹杀个性和个人利益,样样求同,不能容忍差异,另一方面共事时不讲规则。在中国的商场上,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一开始因为哥们儿义气或因为面子而利益不分,规则不明,最后打得不可开交,终成仇人,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

⑧毫无疑问,要使诚信和信任方面的可悲现状真正改观,根本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其规则和秩序。不过,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同时很有必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使国民素质逐步适应而不是严重阻碍这个市场经济健全化的过程。   

(出自《河北日报》,周国平)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联系上下文,简述第②小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⑦小节在论证上的特色。

4.结合选文,阐述诚信与尊严之间的关系。

5.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 文章认为,解决诚信缺失的根本办法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秩序。

B. 第④小节的“迁地弗良,若存若亡,辄有淮橘为枳之叹”,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是我们自己认识上的原因导致的。

C. 作者认为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使国民素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健全化的过程。

D. 第⑤小节加点的“这个观念”指的是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人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