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游茶山记

[清]顾宗泰

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亦最僻。自铁山折而行至山,高不数仞,广不三十步,若培塿然。山皆石,立者,仆者,侧者,平者,偃而跪者,高而突者,委邃盘郁,咫尺异势。以其濒于湖,又得回揽诸峰,遂为登陟之胜。

有亭焉,凌石而立,北望铜井,地渐高,此山如箕,卷舌以出,众山络其背,梅花、时花聚众山凹。千岩万壑,坐而收之,攒蹙繁英,莫得隐遁。白云空濛,可以望而不可以穷。南去太湖,若在足下。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若几。有风飒然,则银波荡空,杳然万顷,滉瀁浩渺,尽入无际。

噫!以兹山之胜,置之城邑,则邀游者将争奇夸异以为美,今僻处山之西,又无好事之士为之铲削经营,其兹山之不遇欤!孰使予流连于湖山杳霭间,不以僻而遗者,非兹山也欤?

(选自《中国游记散文大系(上)》,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4年第1版,有删减)

[注释]①培塿(pǒu lǒu):小土丘。②委邃盘郁:委邃,堆积很深的样子;盘郁,层层曲折。③揽:通“览”。④登陟(zhì):登高临远。⑤案:狭长的桌子。⑥滉瀁(huànɡ yǎnɡ):水广大无边的样子。⑦铲削:经营清理开发的意思。

1.“/”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其于湖_______            (2)为登陟之胜_______

(3)可以望而不可以_______        (4)以兹山之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若几。

4.文章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山之奇,湖之    。结尾处慨叹茶山僻处邓尉诸山之西,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 2.紧靠(接近)于是(就)穷尽美好 3.七十二山峰,像青螺(倒映湖中),有的(时而)隐藏,有的(时而)显现;有六座小的山峰,浮现在湖面上,有的像个长桌子,有的像个小茶几。 4.广(浩、渺、异)。既为茶山的不遇而惋惜,也为自己发现茶山之美而欣慰。 【解析】作者:顾宗泰 年代:清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句读划分。可以先把句子翻译,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句读划分。注意不要出现“破句”。同时可利用虚词来帮助划分句读。此句主谓间断停顿、介绍位置和特点的内容中间停顿。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如“穷”是“穷尽”;“胜”是“美好”的意思。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译中的“青螺、于湖、若”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注意词类活用,如“青螺”是名词作状语。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就能正确翻译。部分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4.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1)结合文章中语句“南去太湖,若在足下。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若几。有风飒然,则银波荡空,杳然万顷,滉瀁浩渺,尽入无际。”仿照前面概括填写即可。(2)结尾处慨叹茶山僻处邓尉诸山之西,表达了作者为茶山的不遇而惋惜,也为自己发现茶山之美而欣慰。此题解答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