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答案: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偶尔翻到泰戈尔的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那一刻,让我触动很深,不禁想起初一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这么多年了,依稀还记得你刚踏入教室的一刹那,室内顿时鸦雀无声,静默了良久,才传来交头接耳声,我们看到老师你的背部像小山一样地隆起,像丘陵,像驼峰,更像一只背负着重负的千年乌龟。那个年龄,我们的想象力已无限延伸、无限扩张,只是我们还没接触过《巴黎圣母院》,不知道有卡西莫多这个人物,也不曾留意我们那些看似很丰富的想象力,很丰富的语言背后,给人所带来的深深的伤害。那个时候,班上的女孩私下都痴迷上了琼瑶的小说,尤其她的成名作《窗外》,更让我们这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女孩看得如痴如醉。想像着有一位像书中康南一样的国文老师走过我们的窗前,他像康南老师一样的玉树临风,他像康南老师一样的才华横溢,而我们就像那个女孩江雁容,清纯可爱,而内心又孤独敏感,喜欢痴痴地看着窗外,想着清清浅浅的心事。可是眼前的一切,却让我们无限地失落。 我们就读的这所初中是一家工厂子弟学校,老师你们一家也住在工厂的家属楼里,家属楼里一有风吹草动,很快就人人皆知,渐渐地,从大人对你的背影指指点点当中,从大人吞吞吐吐的口气中,我们得知你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那时的你有很多女孩子爱慕,可以想像你当年是怎样的意气风发、风光无限。有一个假期你和朋友在登山途中,不小心失足从山上滚下来,你的命运就此改写,后来你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年,凭着你顽强的毅力,才慢慢地能独立行走,只是你的背,再怎样努力已挺不直了,只是你走路的姿势,总让人联想起一只蹒跚于南极冰天雪地里的企鹅,和你相处了多年的女朋友也因此离你远去。 那个时候的我,像所有青春期的女孩子,很叛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不屑一顾,还美其名曰:“我知道的,干吗要写?我不知道的,又怎么写呢?”也许是你字里行间所透出的丰厚的文学功底,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你口中随口道出;也许是在全校师生汇演中,你抑扬顿挫、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让那时喜欢追星,喜欢偶像崇拜的我们,感觉到一种歌星的魅力吧;也许是你一手洋洋洒洒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也许是放学后看见你在篮球场上一瘸一拐忘我地追逐着,全然不顾旁边异样的眼神……,渐渐地,我们都迷上了你的课,而你总是喜欢把我写的作文当堂念给同学们听,或是贴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满足了我虚荣而又敏感的心,也激发了我对其它学科的兴趣,自此,如同雨后春笋般,我的成绩节节升高,一个昔日在老师心目中有问题的孩子,一跃为班级前几名,还被提名为班干,让我禁不住有一种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感觉。 老师,有些事一直藏在我心底很久很久,久得让我呼吸都是痛的,那个时候,少不更事,还不懂得欣赏一些残缺的美。有几次远远地望见你,或者装作没看见,或者就干脆躲起来,躲在一个你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看着旁人对你的指指点点,默默地看着你踯躅独行的背影,渐渐地模糊在我的视野里,是不忍心面对你残疾的身体,还是因为那份小小的虚荣心,不愿其他人看到自己的老师是这般模样呢?那时,你每天上班、下班,要经历多少异样的眼神,而你的学生,你最得意的弟子,也从来没有用眼睛正视过你,我似乎能听到,你的心在滴答、滴答地滴着血。 老师,你何其不幸!上苍给了你一个健康的体魄,又将它夺走,上苍给了你一个似乎很完整的家,而家中那个没上过一天学堂,身体也像你一样残疾的她,和才情四溢的你,该怎样朝夕相处、比翼双飞呢?老师,你又何其有幸!你有一个健康、聪明、乖巧的女儿,她延续了你的生命。最重要的是,面对命运赋予你的诸多的不幸和苦难,你选择默默地承受,并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隔着时光的隧道,我仿佛又看见你用手轻轻地按在我背上,悄声提醒我端正自己的坐姿;我仿佛又看见你深邃的眸子里,一缕从容、淡定,而又淡淡忧郁的眼神。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弄明白“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含义。人生无常,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和坚强。不管我们所处的环境如何,不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幸与挫折,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培养自信、坚毅、乐观向上的品格。此文立意,可从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面对生活方面考虑。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推荐试题

咬文嚼字

朱光潜

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③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④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叶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⑤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⑥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选自《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苏轼诗名。惠山,在无锡,惠山泉被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二泉”。小龙团,是宋代的一种圆形茶饼,需用水煎后饮用。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提出中心论点(第①节):(1)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一(②—③):(2)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论述(第②—⑤节)  

分论点二(④—⑤):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提出希望(第⑥节):无论是阅读或写作,要逐渐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2.对于“推”和“敲”用字的高下,韩愈和今人是什么看法?而本文作者又是什么看法?

3.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结合本段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是“点铁成金”。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探究问题。

【链接材料】

玉楼春  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朱光潜文中说,字有直指意义,有联想意义。下列诗句中“烟”的意义,与“绿杨烟外晓寒轻”中的“烟”相同的是____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D.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

(2)宋祁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们称道,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个“闹”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筏 子

袁鹰

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

    哪,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浮。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到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据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上,紧贴着脚就是深不见底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但是,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兰州的同志说,多坐坐羊皮筏子,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和细心。可惜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这种锻炼的机会已经不十分多了。眼前这只筏子,大约是雁滩公社的,你看它马不停蹄,顺流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向雁滩

    然而,羊皮筏上的艄公,应该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你看,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激流上奔跑得更加轻快,更加安详。

                                                        一九六一年九月,兰州

1.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 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B.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

C.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

D. 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

2.文中为什么多处描写黄河?

3.赏析文中画线句。

(1)像一支箭似的直向雁滩。(“箭”好在哪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羊皮筏上的艄公,应该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结合上下文,说说加点字“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说说作者写此文有哪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