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古之君民①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之,忠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②也。

魏武侯之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君民:统治百姓。②审:弄明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爱利以之\衣食所    B. 以导之\欲大义于天下

C. 魏武侯之中山也\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吴之所以亡者\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骤 战 则 民 罢 骤 胜 则 主 骄 以 骄 主 使 罢 民 然 而 国 不 亡 者

3.吴国为什么会灭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1.D 2.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 3.吴国屡战屡胜,导致君骄民疲,国君放纵而百姓怨恨。阐述了君王应该仁爱治国、造福百姓的治国之道。 【解析】选自《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 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和义治理百姓,用爱和利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他们自己虽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们的教化如同神灵一般,这是因为他们对人世间的各种事情实行的准则经过认真审察。 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吴国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说,“多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骄傲就会放纵,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疲惫就会怨恨,怨恨就会用尽巧诈之心。君主和百姓都达到极点,吴国被灭亡还算晚了呢。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安定\养生 。B.诚信\通“伸”,伸张 。C.居住\处于 。D.都是表示“……的原因”。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来分析,从“仁爱治国,造福百姓”方面来理解即可。
推荐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无从书以观(       )   

(2)媵人持沃灌(        )  

(3)白玉之环(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抄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辛、住读之苦等方面突出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

B. 作者生活在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有些许羡慕,却能坚守心中之乐,并无低人一等之感。

C.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既有先达和自己态度的对比,也有同舍生和自己衣着的对比,从而更好地衬托了作者的勤学态度。

D. 作者为了达到劝说的效果,集合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亲切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