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B.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出自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曹禺,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 《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答案:
A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A项不正确,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不是“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叫“亚元”。  
推荐试题




(五)阅读王开岭的《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小呀麽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⑵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⑶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⑷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⑸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⑹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⑺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⑻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⑼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

⑽“他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⑾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

⑿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⒀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⒁感动之余,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园林童年、玩具童年了。

⒂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

⒃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节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

1.文章中的“我”目睹小学生放学之景,回忆往昔,情感翻覆,请根据提示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见小学放学情景,为孩子们感到     ①  →与常搬家的朋友交谈,为孩子没有故园之感     ②     →收到喊回家吃饭的短信时,我     ③     →为自己有过“放学路上”的童年     ④     →为现在孩子的温室童年     ⑤      。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文章开头的儿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第(8)段中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沈复的《幼时记趣》记叙了观蚊如鹤、神游草丛等童年乐趣,王开岭的散文记叙了二十年前自由快乐的童年街坊。结合全文,联系你的生活谈一谈“放学路”逐渐消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