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得学者 (得到) B.吾徒相教 ( 只是)
C.贫者易感 (感受) D.师恻然曰 (怜悯)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二则羡其得学”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视其辙乱 B. 欲穷其林
C. 其真无马邪? D. 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B. 我们应该向学习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C. 邴原对有父母的孩子充满了妒忌之心。
D. 邴原能够上学,是因为他的求学之心打动了老师。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译句: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句:
答案:
1.D
2.A
3.C
4.(1)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解析】选自《初潭集》 作者:李贽 年代:明代
1.试题分析:此题为选择题,考查实词的理解。A项中“得”是“能够”;B项中的“徒”的意思“白白地”;C项中的“感 ”是“感伤”;故选D。
2.试题分析:(1)此题为选择题,考查虚词“其”。题目中的“二则羡其得学”的“其”的意义和用法是代词,“代指他们”;A项中“其”是“代词,代指他们”;B项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这,这个。C项中的“其”是“表推测语气,恐怕”;D项中的“其”是“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一定”;故选A。
3.试题分析:C. 邴原对有父母的孩子充满了妒忌之心。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原文赞扬的是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重点词语有:“者” “得”“苟”“徒”“相教”是重要的赋分点。要注意译正确。
点睛: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①字字落实,直译为主;②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③注意句子整体连贯。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
参考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对此感到诧异,问邴原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失去亲人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做你的老师教你,不收一分钱。”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