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变味的微信投票

作文大赛、最萌宝贝展示、最装警察评比……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朋友圈被五花八门的“求投票”信息刷爆。一开始人们还觉得很新鲜,但随着“求投票”在微信朋友圈的快速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对频繁而“变味”的投票活动心生不快,却又不得不投出那一张看似公正、实则盲目的选票。

“求投票”频频“绑架”朋友圈

“在不?我儿子在参加作文比赛,编号***,有空给他投个票吧,谢了!”2月14日,太原白领胡晓民的手机上收到了一位老同学发来的私信,后面还附带一个微信红包。“这已经是我今天接到的第四个‘求投票’微信了,投票让人心烦,不投怕伤感情。”胡晓民无奈地对着屏幕一顿猛戳,之后将投票完成的界面截屏回传给朋友,表示自己“圆满”完成对方所托。

对小胡遇到的情况,玩微信的人想必一点都不陌生。在微信朋友圈,各式各样的评比投票活动越来越火爆。起初人们觉得既新鲜又好玩,大都乐意以“举手之劳”投上一票,并纷纷主动帮朋友转发、扩散投票信息。但时间二长,评比投票信息多得让人不胜其烦,不少投票行为演变成了迫于情面的“被投票”,还有的投票干脆变了味。

最初的朋友圈投票,多系一些商业机构举办的才艺少年、超级宝宝、最受欢迎职员等评选活动,主办方无非想赚个人气,大家也都抱着一种好玩的心态给朋友拉拉票,最终谁能当选其实没人太较真。但如今一些本该具有专业性、公正性的赛事,甚至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一些严肃性的评比,也都一窝蜂地涌入微信朋友圈,这让投票活动逐渐变味,人们投票时被朋友“绑架”的感觉也更强烈。

微信投票泛滥的背后

在微信投票大行其道的背后,究竟谁是“操盘手”?

评选最萌宝宝之类活动的主办方多是早教中心、民办幼儿园、儿童摄影店等,作文比赛、才艺比赛之类活动的主办方到大都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可以说,这些评比投票活动完全就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利用微信朋友圈的黏性做宣传、搞营销,投入较低,效果也不错。”汾阳市一家儿童摄影店店长小方介绍,刚开始他们在朋友圈推出“点赞有奖”活动,但大多数人点完赞后并不关注店里的微信公众号,实际宣传效果一般。自从改点赞为投票后,因为必须先要关注公众号后才能投票,他们的公众号在短时间内就聚集起了大量的粉丝。

后来,几乎所有比赛活动的主办方都要求必须关注它们的微信公众号后才能参与投票,而这些公众号推送的商业宣传信息对人们往往既无趣也无用。不仅如此,有的公众号注册时还要求获取投票人的手机号码、本人头像等,这让不少人产生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隐忧。临汾市民王女士帮朋友的宝宝投票时,按系统提示留下手机号。此后不久,她多次接到一家早教中心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带孩子试听免费公开课,这让她不堪其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人一方面表示烦投票,另一方面也都承认,自己不仅应朋友所求转发过投票信息链接,还直接在朋友圈为自己的孩子或单位等拉过票。既被朋友“绑架”,也“绑架”过朋友。看起来这是个悖论,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几乎人人皆成了微信投票泛滥的推手。

让变味的微信投票消停下来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仅有4.7%的受访者认为朋友田投票好玩,44.7%的受访者直言“绑架式”投票方式让人烦恼,失去乐趣。如此看来,红极一时的微信投票是到了该消停消停的时候了。

微信投票泛滥,活动发起方的责任不可推卸。说起来,商家借助微信投票开展营销原本无可厚非,人们也不必太较真。但他们将一些本来应当比拼能力的赛事,变异成了比人脉、拼人情,使这种评选没有任何权威性,同时又借机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这本身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如果一旦一有商家利用获取的个人信息从事非法活动,将会对公民造成危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长期开展此类评选,还容易误导社会风气,形成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讲,过多过滥的微信投票行为就不再仅仅是商家自己的事,而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重视,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引导和管理的社会问题了。

杜绝微信投票泛滥,更需要公众共同发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应当理性一点,不要盲目跟风,自己拒绝参加也不强求朋友参加一些变了味的投票比赛,让自己朋友圈的商业味道淡一些。试想,即便你真的利用各种关系,拿到了所谓的名次,获得了一些奖品,这个用人情换来的荣誉,除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外,又能有多大的“含金量”?

(选自2016年2月17日《山西日报》)

1.下列对以上文本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投票”在微信活动心生不快的原因是,看似公正、实则盲目,投票信息多得让人心烦,费时费力,不投怕伤感情,产生被朋友“绑架”、也“绑架”朋友的感觉。

B. 造成微信投票泛滥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评比投票活动越来越火爆,一些具有商业性的赛事,越来越想赚个人气,都“一窝蜂”地涌入微信朋友圈。

C. 微信投票活动完全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商家要求手机用户先关注公众号后才能投票,他们的公众号在短时间内能聚集起大量的粉丝,从而更好地推送的商业宣传信息。

D. 泛滥的微信投票活动,已经成了引起全社会重视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这种投票是比人脉、拼人情的行为,对公民造成了危害。

2.文中写太原白领胡晓民接到第四个“求投票”微信的内容,有何作用?

3.微信投票“变味”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内容分点概括。

4.怎样才能让“变味”的微信投票行为消停下来?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认识提出建议。

 

答案:
1.A 2.写出了“求投票”微信绑架朋友圈,引出论题:变味的微信投票,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①微信朋友圈评比投票信息多得让人不胜其烦;②一些具有专业性、公正性的赛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一些严肃性的评比,也都一窝蜂地涌入微信朋友圈,这让投票活动逐渐变味;③有的公众号注册时还要求获取投票人的手机号码、本人头像等,这让不少人产生了个人信息被泄露;④微信投票时,既被朋友“绑架”,也“绑架”过朋友。“绑架”式投票方式让人厌烦;⑤微信投票从比拼能力变异成了比人脉、拼人情,误导社会风气 4.①不要盲目跟风,自己拒绝参加也不强求朋友参加一些变了味的投票比赛;②社会有关部门借助微信平台做宣传、增加民众的参与度要适可而止;③国家可出台相关法规,加强社会监督,引导社会保持理性、杜绝微信投票泛滥。 【解析】 1.试题分析:对以上文本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要注意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对以上文本的分析和概括”,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根据选项的具体内容去辨别答案。 2.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写此怪事是为了引出议论的对象。答案:写出了“求投票”微信绑架朋友圈,引出论题,即变味的微信投票,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微信投票“变味”的原因的角度进行概括。 4.试题分析:对于高票数的孩子来说,赢了也不代表自己真的有能力,反而干扰了他们的自我认识,这种虚假的优越感一旦处理不好,膨胀起来,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到最后,可能连孩子都觉得这些比赛,去拉票才是赢的关键,没必要做好作品,一些“不懂事”的孩子,还会各种要求父母,必须帮他拉票。这真的是那些拼命拉票的父母想要的吗?其实很多父母也厌烦了这些投票,不敢打击孩子积极性,也怕票数不好看伤害了孩子,只能去刷人情拉票。他们想要的是给孩子鼓励、参与感,而不是这种无休止的投票。对于低票数的孩子来说,那些有能力的,也同样得不到正确反馈,被干扰了自我认识,严重的甚至出现受挫感,这种受挫感若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可能也就放弃了发展某项才能。如果孩子的圈子中知道“拉票”的真相,那孩子会不会造成自卑,觉得自己家没能力拉票,觉得自己父母不如别人?或者自己父母不够重视自己?不管怎么样,缺少公平的比赛,都是在给所有参赛,甚至观赛的孩子,隐隐地传达着一种错误、扭曲的价值观。这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教育目的了,孩子们在我们还未察觉的时候,已经受到了伤害。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点睛:探究题。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其基本特征是,1、问题具有主观性。问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 2、问题具有开放性。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考生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应题,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推荐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丑石

贾平凹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

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③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⑤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⑥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

了。

⑦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

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⑧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⑨“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⑩“真的,是太丑了”。

⑪“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⑫“以丑为美?”

⑬“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⑭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⑮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文字,补全人们对丑石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________——咒骂_______——________——赞美

2.指出加点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2)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3.作者的语言是平实的,但构思是精致的。试列举两例分析其构思精致之处。

4.如第⑬段划线句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