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虎之力

  虎之力,于人不啻(不啻,不止,不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于:                      恒: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文借虎喻人,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被 经常 2.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3.我们做一件事,不能光凭力气,还要讲方法,用智慧,并借助外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用法,首先需要通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仔细辨析。“于”的意思是表被动,“恒”表示经常。 2.试题分析:翻译,先要根据全文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做四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用“删字、增字、调词”的方法),以直译为主。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注意“以”为用的意思。 3.试题分析: 此类题一定看清题目要求中提示的“答点”,了解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来“概括理解”,了解这个“答点”所指向的内容(如情节、人物言行、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据此梳理文章内容,先找原句原词,可以摘录就摘录,否则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作者思想情感题,要仔细阅读文段,读懂内容,结合注释中可参考背影知识,根据文中情节(结果)及人物形象的特点(观察文章结尾处有无议论抒情、评述性语句)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借虎喻人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能光凭力气,还要讲方法,用智慧,并借助外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推荐试题